021年2月18日,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近期口罩市場抽檢結果,其中3批次非醫用口罩產品樣品不符合本次監督抽查標準要求。
本次非醫用口罩產品樣品在西安、咸陽、安康、漢中等地區的生產領域中抽取,共抽查標稱生產企業8家,抽取樣品13批次。依據GB/T 32610-2016、GB 2626-2006等相關標準及相關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規定,對呼吸阻力、呼氣閥氣密性、過濾效率等項目進行了檢驗。其中3批次樣品不符合本次監督抽查標準要求,涉及過濾效率項目不合格。
口罩的過濾效率是什么?
過濾效率指口罩過濾材料濾除顆粒物的百分比。其測定原理是當一定流量空氣通過口罩過濾材料時,測定口內外或口罩兩側顆粒物數量或者濃度,口罩內部顆粒物/濃度除以口罩外部顆粒物數量/濃度的比值即為過濾效率。
為什么檢測合格的口罩存放了幾天,過濾效率變成“不合格”了?
市場上有些廠家在出貨前的過濾效率明明是“合格”的,怎么到了客戶手里就變成“不合格”了呢?
康菲爾檢測科技醫療器械檢測中心檢測工程師王君慧是這樣介紹的:“口罩的過濾機理是纖維主要通過布朗運動擴散、慣性碰撞、攔截沉積、重力作用、靜電吸引沉積這五種作用方式來達到對微米級和亞微米級的顆粒物的過濾效果。然而熔噴無紡布本身的過濾性能不大于70%,僅依靠前面四種作用方式進行機械阻擋是無法達到過濾要求,一味增加材料的厚度反而會增加口罩的呼/吸氣阻力。因此,通過靜電駐極的工藝,利用靜電吸附作用來提升熔噴過濾材料的過濾效率,是行業內最為普通的做法,可使其過濾效率達到99.9%以上。但是若駐極體的選擇、加壓大小、充電距離等相關因素調試不到位,在進行靜電駐極工藝時,熔噴布表層的載流子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沉積到熔噴布表面,但是隨著時間流逝,表層載流子會快速流失,這就會造成口罩的初次檢驗結果為合格,幾周之后復檢結果不合格。”
康菲爾檢測科技口罩檢測能力覆蓋醫用口罩、民用防護口罩、個人防護口罩等各類口罩,部分依據標準列舉如下:
YY 0469-2011《醫用外科口罩》:強制性行業標準,符合該標準要求的口罩可適用于臨床醫護人員在有創操作等過程中佩戴,有防血液滲透的效果,防護效果優于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推薦性行業標準,適用于覆蓋使用者的口、鼻及下頜,用于普通醫療環境下佩戴、阻隔口腔和鼻腔呼出或噴出污染物的一次性口罩。
GB/T 32610-2016《日常防護型口罩技術規范》:符合該標準要求的口罩可適用于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空氣污染環境下濾除粒徑小于等于2.5微米顆粒物。
GB 19083-2010《醫用防護口罩技術要求》:目前醫用口罩中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符合該標準要求的口罩可適用于醫療工作環境下,用于過濾空氣中的顆粒物,阻隔飛沫、血液、體液、分泌物等。該類型口罩除了具備醫用口罩的基本指標要求,也能滿足非油性過濾顆粒物過濾效率大于等于95%,推薦發熱門診、隔離病房醫護人員及確診患者轉移時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