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光伏電站質量˙設備選型高峰論壇暨2016金融機構光伏電站投資風控研討會”在北京艾維克酒店舉辦。來自國內各大電站投資單位、電力設計研究院、大型金融機構、光伏發電設備企業等近300人參與此次盛會,共同探討光伏發電產業如何走上質量之路、效率之路。
會上,北京國能日新系統控制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工姚玨菂發表了主題為《提升分布式電站質量的第一站解決方》的演講。
圖為光伏電站質量˙設備選型高峰論壇暨2016金融機構光伏電站投資風控研討會
內容如下:
實際上我們要做的就是把互聯的思想帶到能源領域,我們公司是一個光伏軟件服務商,我們公司的人數大概在200多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研發,北京、西南、華北等地都有分支機構,我們的服務商在全國有800家以上的光伏和風電廠,包括華能、大唐五大電力都在用我們的軟件。
我們有這樣的背景,我們可以做什么事情,提升電站質量我們可以做什么呢,將互聯網技術和思想應用在新能源領域,用能源互聯網打造一站式的光伏生態服務,通過全生命周期的監管提升電站質量。首先地面電站的出路是領跑者,分布式的出路在哪里,將來的分布式一定是分布式電站,分布式電站分享是屋頂的分布式,往后走一定是分散化的。
在整個過程當中,往后發展肯定有非常多的投資人會轉到小型分布式這一塊,不光是規模小了,它會帶來一種新的生態。關鍵問題是我們怎么服務好它,怎么做好小型分布式的管理,其實有這么一些因素在里面。比如選址和設計,小型分布式的投資是很小的,投資人是否愿意拿出一大筆錢來做設計管理,是否愿意對電站質量進行一個提升呢,這要打一個問號,對于這樣的電站,在未來應該怎么管理它,我們用馭能者平臺來做這件事情。
我們在全生命周期打造的平臺是由光伏地圖、屋頂交易、收益測算、自動排布、智能運維、項目管理等組成為一個平臺。
先介紹一下光伏地圖,光伏地圖是用大數據來解決選址的問題,現在的選址需要花很多的人力物力做這件事情,我們在思索能不能用大數據來解決呢,我們認為是可以的。實際上我們的氣象資源非常豐富,說到購買,不管歐美還是國內的一些氣象資源,都有我們的氣象站,我們就可以獲得非常準確的氣象信息。從過去10年甚至20年的氣象信息,對這個地方做一個評估,這樣就可以完成一個選址,這個從實際項目來看是比較準確的,所以說我們在用大數據、互聯網的想法來做這樣一個事情。
其次,再舉個例子,就是我們的運維。現在大部分的運維系統主要是一個監護系統,實際上以后這種碎片化的一種電站。它更加的傾向于什么呢?無人值守。它的運維團隊更加傾向于流動化,也許在長三角有十個電站,每一個電站都不大,畢竟是無人值守的,也許在上海或者南京設一個點,運維人會在一個小時之內到達現場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樣的運維跟現在地面電站完全不同的,它是一種新的模式,在每一個環節就是因為小了就有創新。
我們做的運維系統,它是把運維的流程管理也加在里面的,這是我們認為以后運維的一個重點,不是單純的只做監控,把數據拿過來看看有沒有問題。怎么適應這種分散化的運營,這是我們現在做的一套運維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