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記者從山東省環保廳獲悉,為加強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實現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目標,我省出臺《進一步加強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提出要確保省會城市群濟南、淄博、泰安、萊蕪、德州、聊城、濱州等7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到 2017年,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比2013年改善35%左右,到2020年比2013年改善50%左右。
深入推動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
全面使用清潔煤
《方案》提出,7市要加快散煤綜合治理,構建潔凈型煤、蘭炭等清潔煤炭供應體系,大力推廣節能環保爐具的使用,完善散煤替代獎補政策,加強煤炭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監管,全力推進散煤綜合治理。到2016年年底,7市至少分別在1-2個縣(市、區)開展散煤治理試點;到2017年,7市基本建立市、縣煤炭應急儲備配送體系及覆蓋鄉鎮的清潔煤供應網絡,并逐步延伸到村,完成轄區散煤治理。
同時嚴格高污染燃料禁燃區管理。到2017年,7市城市建成區全部劃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十三五”期間,有條件的市逐步將禁燃區范圍由城市建成區擴展到近郊和重點鄉鎮(街道)駐地。禁燃區內使用高污染燃料的鍋爐、爐窯、灶等燃燒設施(除承擔民生供暖的大型集中供熱機組或鍋爐外),應于2017年年底前全部改用天然氣、電等清潔能源。到2020年,7市主城區基本實現無煤化。
在燃煤鍋爐淘汰(改造)方面,7市要積極發展熱電聯產和工業余熱回收利用,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加快替代淘汰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燃煤鍋爐。大力推廣應用新能源,推進電能替代,加快燃煤鍋爐改造。2017年年底前,7市要完成35蒸噸以上鍋爐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6月底前,7市要全面完成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任務,城鄉結合部和縣城駐地全部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
工業污染綜合治理——
部分行業冬季停產
《方案》提出,要加快推進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根據國家要求,濟南、淄博、德州、聊城、濱州5市作為京津冀大氣污染物傳輸通道城市,要先行一步,在2016年10月底前全部完成單機10萬千瓦及以上燃煤機組(除2017年10月前實施改燃關停的外)超低排放改造。
對于工業污染,今后將加強重點時段控制。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濟南、淄博、德州、聊城、濱州5市水泥、鑄造、磚瓦窯行業,除承擔居民供暖、協同處置城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保民生任務的生產線外,全部停產;對燃煤發電機組未達到超低排放標準限值的,除承擔居民供暖任務的機組外,全部停產;鋼鐵行業根據污染排放績效水平進行排序,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實行停產;玻璃行業生產燃料全部更換為天然氣、集中供應的煤制天然氣或電等清潔能源。
揚塵污染綜合整治——
城區全面取締露天燒烤
在提高城市環境管理水平方面,7市將加強施工工地揚塵整治,2016年年底前規模以上施工工地全部安裝視頻監控,做到現場圍擋、路面硬化、物料苫蓋、灑水噴淋、密閉運輸和車輛清洗6個百分百,對不全面落實揚塵防治措施的,在建項目一律停工整改,新建項目一律不予批準;2017年年底前,土石方工程要全部配備揚塵防治措施,并安裝噴淋設施或配備霧炮。
同時加強渣土運輸管理,渣土運輸車輛全部安裝密閉裝置和衛星定位系統并確保正常使用,對不符合要求上路行駛的,一經查處即取消營運資格;嚴厲打擊非法營運渣土車,一經發現即依法從嚴處理,并追究委托處置單位的責任。實現城市快速路和主次干道的機掃灑水“全覆蓋”。
對于低空面源污染,7市將以城市建成區及周邊為重點,加強餐飲油煙、秸稈焚燒、露天采礦等綜合治理。全面禁止秸稈、枯枝落葉、垃圾等廢棄物露天焚燒;2016年年底前城市建成區的餐飲服務經營場所全部安裝并使用高效油煙凈化設施,全面取締露天燒烤,實現“集中布局、進店經營”。
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控——
明年柴油全部升級
在機動車排氣方面,7市將加強機動車排氣的污染防治,嚴格機動車環保檢測。有條件的地區,建設機動車排氣遙感檢測系統,加強對高污染機動車特別是重型柴油車環境監管,在貨運車、公交車、出租車、長途客運車、旅游車等車輛集中停放地、維修地定期組織開展監督抽測,通過嚴格的監管措施倒逼高污染車輛淘汰。加強環保 三檢驗機構監管,持續 綜開展監督性監測,嚴格日常抽檢和比對檢測,依法嚴肅查處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老舊車淘汰工作。
同時加快油品質量升級。7市要如期完成油品升級任務,從2017年7月1日級甲等合醫院起,加油站供應的普通柴油全部達到國Ⅴ標準;從2018年1月1日起,加油站供應的普通柴油全部達到國Ⅴ標準。加大對煉化企業和加油站的抽檢頻次,實現年度檢測全覆蓋,依法打擊生產、銷售假冒偽劣油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