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企業新能源車研發進展:
比亞迪汽車第一款不依賴充電站的商業化雙模電動車F3DM于2008年12月15日正式上市,并從今年(2009年)6月開始逐漸面向普通消費者。比亞迪經過數年技術攻關,研發出了滿足低成本要求的鐵電池,使得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大大縮短了DM雙模電動車商業化的進程。
五洲龍公司目前正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其動力控制器技術歷經7年,先后進行了八代技術創新,目前的最新產品已經擁有兩項發明專利,20多項實用新型專利。五洲龍公司的發展目標是至2015年各類環保客車產量達到1.5萬臺,產值90億元,稅收6.5億元。
深圳比克電池有限公司表示已經開始重點研發鋰電池在汽車等領域的使用;深圳市海太陽實業有限公司也表示將致力于高能錳汽車電池的研發,準備國外汽車廠商合作推出混合動力汽車。
廣州
重點發展的新能源車型:以混合動力轎車及客車為主。
近幾年目標:大力發展汽車、機械裝備等低能耗、高附加值的先進制造業。
措施:廣州市發改委已經起草了《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行動方案》,已經向各部門征求意見,具體出臺時間未定。方案暫定在2010~2015年期間,對購買符合規定的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單輛補貼金額按節能率和減排量具體確定,補助總量預設上限。
廣汽集團新能源VIP-Lounge概念車于2010年進行量產;廣汽豐田混合動力版凱美瑞目前已處于前期準備階段;
重慶
重點發展的新能源車型:以混合動力車為主。
近幾年目標:到2011年,重慶將推廣1100輛長安新能源汽車,其中700輛長安志翔氣電弱混出租車,300輛長安杰勛和長安志翔油電中度混合動力公務用車,100輛油電混合動力私家車。
措施:1、由長安汽車領銜的重慶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聯盟6月2日正式成立,該聯盟整合了30多家汽車整車、零部件企業及科研院所,致力于打造中西部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示范運行基地。重慶市政府將撥付10億元財政資金,為進入基地的企業提供資本金補助,并在土地、稅收、物流配送、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方面給予一系列政策支持;2、對個人用戶進行購車補貼:購車環節弱混享受國家4000元的補貼,油電中混享受國家3.6萬元的補貼,每車免除三年路橋費共計6900元。
長安杰勛混合動力轎車今年(2009年)6月11日宣布正式上市,該車是長安打造的國內第一款擁有完全自主研發技術的混合動力轎車。長安杰勛的動力系統由長安自主研發的1。5L高效發動機和13KW永磁同步無刷電機組成,續駛里程大于500公里,整車油耗可以節約大概20%以上,整車動力水平和2.0L汽油發動機相當。在相近的動力表現下,整車油耗可以節約大概20%以上。2014年長安汽車將實現產銷新能源汽車15萬輛,2020年達到新能源汽車產銷50萬輛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