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汽車公司近期在東京召開了“豐田環境論壇”,并發布了旨在為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環境的行動研究報告。整個報告分為“研究開發”、“產品生產”、“社會貢獻活動”三部分,詳細介紹了豐田為減少汽車尾氣排放,保護環境,從車的開發到生產各個環節所做出的努力及長期規劃。
和汽車密切相關的環境及能源問題主要包括“如何應對石油替代能源”、“如何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防治地球溫室效應”、“防止大氣污染”等。在車的研究開發方面,豐田將以混合動力技術為核心,通過繼續抑制石油消費以及推進能源多樣化,以實現一個和諧發展的汽車社會。
汽車開發
豐田將開發出在能應對能源多樣化的同時,也能實現“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大氣清潔化”的汽車,并結合世界各地的能源發展動向,基于“適時適地 適車”的方針,將汽車投放市場。
1 車輛:積極推進車輛的小型化,輕量化。2008年計劃上市的“iQ”,車身長度不足3米卻能滿足4人乘坐,這也是實現了全新的空間設計。
2 傳動系統:1997年到2007年的10年中,在日本國內銷售的新車的平均燃效提高了約28%。為了提高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效率,將在2010年更換為全新的系列。
①汽油發動機:2008年將引入1.3L和2.5L的新型發動機,完成發動機產品線的更新換代。并且將在1.3L的汽油發動機中采用新開發的“啟&停”系統。
②柴油發動機:在2003年引入了帶有DPNR的清潔柴油發動機,2007年秋引入了V84.5L新型發動機。
③變速箱:在提高自動變速箱的多檔化及CVT化的同時,2008年秋將更新為高效率的小型6速手動變速箱。
3 混合動力車:混合動力系統是豐田為實現“尾氣排放清潔化”、“減少二氧化碳”、“提高燃油經濟性”這三個目標的核心技術,目前正在為不斷擴充混合動力車的車型及其普及做著努力。
2008年4月普銳斯的累積銷售量已達到100萬輛。2008年6月混合動力車的累積銷售量達到150萬輛,共減少了約700萬t的二氧化碳排放和約270萬千升的汽油消耗量。(豐田公司計算結果)
豐田為使在2010年代盡早實現混合動力車年銷售量達100萬輛的目標努力。今后也將繼續推進電機,逆變器和電池等的進一步小型輕量化和低成本化。同時,繼中國和美國之后,近期又決定開始在泰國和澳大利亞生產混合動力車,擴大其海外生產規模。
4 替代燃料車
① 生物燃料(FFV*)
2006年在世界范圍內銷售的車輛都能對應E10(乙醇比例10%)的生物燃料。2007年5月在巴西導入了能使用E100(乙醇比例100%)的卡羅拉FFV。2008年在北美地區導入了E85(乙醇比例85%)的FFV。
FFV:Flex Fuel Vehicle(能使用汽油和乙醇等以任意比例摻混后的燃料的汽車)
② 電(PHV/EV)
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在行駛過程中,近距離時作為純電動汽車行駛,而長距離時和普通的混合動力車相同。因此,在目前階段認為此技術是最具前途的,已經在日美歐開始了驗證試驗,計劃到2010年向日美歐的個人用戶銷售裝配了鋰離子電池的PHV。
對于小型EV將以量產化為目標,加快其開發進程。
對于作為關鍵部件的電池,2008年6月下旬新成立了“電池研究部”,進一步推進超越鋰離子電池性能的下一代電池的研究和開發。同時,與車載電池的合作伙伴松下集團成立的合資公司——Panasonic EV Energy,將于2009年開始進行鋰離子電池的少量生產,到2010年開始正式生產。
③ 氫(FCHV)
豐田開發出了裝配新設計的高性能燃料電池“TOYOTA FC STACK”的燃料電池車“TOTOTA FCHV-adv”,并于2008年6月3日取得了國土交通省的型式認證。
該車在提高燃效約25%的同時,由于裝載了該公司開發的70MPa的高壓貯氫罐,一次加氫的續航距離為約830km(10.15工況行駛,JC08工況行駛約760km),這比之前的車型提高了2倍以上。在低溫啟動性能方面,即使在零下30度的寒冷地區也能啟動并行駛。這也證明確實克服了燃料電池車面對的技術難題。今后,將圍繞“”確保耐久性“降低成本”這些問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