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江華所說,領跑者計劃的重點在于推進技術創新,通過技術進步推動成本下降,從而加快平價上網進程。企業唯有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水平,打造高性價比產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但我們仍呼吁企業理性競爭,共同維護我國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環境。”江華也強調。
深耕創新搶占高端市場
“從長遠來看,國家正引導光伏發電行業向著高效、先進技術的發展方向前進。”談及我國光伏行業的發展趨勢,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語氣肯定。
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據《規劃》,到2020年,光伏發電裝機應達到1.05億千瓦以上。如此計算,在未來4年時間,我國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僅剩2758萬千瓦的發展空間,為2016年新增裝機容量的79.8%。面對著實有限的未來發展空間,我國光伏行業必須轉變發展思路,拓展發展深度,推動行業由“量變”向“質變”轉移。
《規劃》明確,到2020年,我國需實現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產業化轉換效率超過23%,平均每年至少提高0.7個百分點,與“十二五”時期相比增速提升近一倍。與此同時,多位業內專家在采訪中表示,盡管我國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居世界首位,在高端市場的市場份額卻并不理想。受到相對高昂的成本價格影響,高效電池技術的市場需求并不旺盛。巨額的前期研發投入,難以預計的研發周期,也使得一些企業在面臨技術創新時踟躕不前。
對此,江華表示:“到2020年,實現先進晶體硅光伏電池產業化轉換效率超過23%的目標,是非常有可能的。”與國外同類技術相比,我國自主產品單項技術研發全球領先,市場推廣相對薄弱。伴隨光伏產業發展的日益成熟,技術研發更加深入,光伏電站的建設成本將會進一步下降,企業前期投入減少,對于高效電池的市場需求也將明顯上升。通過光伏“領跑者”計劃,我國將進一步加速技術進步與產業升級,進軍行業高端市場,搶占國際競爭有利地形,進而完成我國光伏產業“質”的蛻變。
在2016年的領跑者基地競標中,晶科以400兆瓦的中標量成為最大贏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錢晶明確表示:“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光伏市場之一,我國光伏行業發展日趨智能化、普及化。”因此,企業只有將技術研發放在重要戰略位置,積極引進技術人才,加強產學研交流合作,不斷探索技術發展,才能準確把握最新技術帶來的市場效益和市場影響力,“新技術帶來的市場效益和市場影響力,是企業進行研發投入的最直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