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能源】西北棄光問題遲遲難解、指標額度收緊、補貼拖欠,地面光伏電站發展遇到了重重瓶頸。國內光伏企業開始轉戰新陣地,分布式光伏成為企業著力拓展的主戰場。協鑫新能源副總裁劉倩介紹,近年來我國光伏發電成本降低,集中式地面電站補貼下調,中東部土地資源緊張,西部光伏電力消納不足。在這一系列因素催生下,中東部地區的分布式屋頂電站市場得到有效開啟。
溫和調價“鋪路”產業春天分布式光伏喜迎窗口期
“記得2014年我們曾得過一個分布式電站先行者的大獎,三年過去,所有的預言正在實現。我個人依然堅定認為:分布式光伏是方向,屋頂光伏是出路。”引發山東航禹能源董事長丁文磊這番評論的,是2016年12月26日終于落地的調價靴子。
按照國家發改委的通知,2017年1月1日之后,一至三類資源區新建光伏電站的標桿上網電價分別調整為每千瓦時0.65元、0.75元、0.85元,比2016年下調0.15元、0.13元、0.13元。而分布式光伏項目依然保持每千瓦時0.42元的電價。這進一步印證了2017年乃至整個“十三五”的政策導向:資源向分布式光伏和光伏+應用傾斜。
這是繼2015年1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陸上風電光伏發電上網標桿電價政策》并確定“十三五”期間新能源發電補貼實施“退坡”機制之后的第一次調價。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此次調整的光伏上網電價基本符合業內預期,將會避免行業出現過山車斷崖式發展,為行業全面走向競爭機制提供了緩沖期,闡明了國家繼續支持新能源行業發展的決心。
最終,國家發改委在廣泛征求意見后,將2017年三類電價區的光伏標桿電價定為0.65元、0.75元、0.85元/KWh,比2016年電價每千瓦時下調0.15元、0.13元、0.13元。經測算,按照每瓦6.5元的投資價格,對于20MW的全額上網電站,在三類資源區中,項目收益率相對征求意見稿可以提升1.6%—2%,由此可見,調整后的光伏標桿上網電價,能夠保證光伏發電項目獲得合理收益,保持新能源項目的投資吸引力。
近年來,國家能源局一直在力推分布式光伏,但是其發展規模仍顯著低于各界預期。這一切將在2017年有所改變,業內人士一致認為分布式政策的延續會促成分布式的春天。《太陽能(000591)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繼續開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區建設,到2020年建成100個分布式光伏應用示范區,園區內80%的新建建筑屋 頂、50%的已有建筑屋頂安裝光伏發電;鼓勵結合荒山荒地和沿海灘涂綜合利用、采煤沉陷區等廢棄土地治理、設施農業、漁業養殖等方式,因地制宜開展各類 “光伏+”應用工程。
業內人士表示,分布式光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2017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裝機有望達到5GW-10GW。國金證券(600109)分析師認為,考慮到2017年集中式電站標桿電價的大幅度下調、三北地區項目指標發放縮減仍難改善限電的情況,分布式項目的吸引力將大幅度提升。 此外,電改在配售電側的推進,尤其是電力市場化交易的逐步建立,也將推升分布式光伏項目的建設需求,預計2017年新增裝機量中分布式項目占比有望大幅提 升至30%以上。而2015年這一比例僅為10%。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指出,我國光伏行業技術進步較快,光伏組件制造、光電轉換效率均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調整后的標桿上網電價,在現有技術水平下能夠保障光伏發電項目獲得合理收益,繼續保持新能源項目投資吸引力,促進光伏全產業鏈健康發展。
事實上,對于“2017年光伏電站上網電價的下調”,業內此前早有預期。“目前我國光伏制造水平已經大幅提高,光伏發電成本的下降有目共睹,下調上網電價是情理之中。”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此次下調幅度低于此前預期,這倒可能讓業內暫時松一口氣,但也只是暫時。”多位專家表示,按照我國光伏行業目前發展水平和速度,未來光伏上網電價進一步下調是大概率事件。
這從我國光伏項目競標價格行情走勢中可見一斑。在2016年的8個光伏領跑項目競標中,競標價格屢創新低。從山西陽泉項目競標中協鑫報出的0.61元/千瓦時價格,到內蒙古包頭項目中青島昌盛、華電報出的0.52元/千瓦時價格,再到內蒙古烏海市的項目競標中英利甚至報出0.45元/千瓦時的更低價格……盡管這一度被業內視作低價惡性競爭,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我國光伏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
“我國三北地區棄光嚴重,大型地面電站解決了不了棄光問題,儲能技術的突破和光伏分布式發電的發展,才是解決光伏發電消納問題的希望。”林伯強說,新政的價格杠桿作用,將引導市場對分布式光伏發展樂觀預期,促進資源加速流向這一領域。根據目前光伏發展速度測算,發改委預計,2017年光伏電站標桿上網電價下調后,每年將減少新增光伏電站補貼需求約45億元。
眾多業界資深人士指出,建議兩條主線尋找分布式光伏投資機會。首先,在分布式光伏項目(屋頂資源)獲取、融資 渠道、產品特性方面有獨特優勢的企業,尤其是此前地面電站業務基數較低的公司;其次,性價比優勢已逐步獲得終端業主認可的單晶產業鏈,尤其是高效單晶。因分布式項目無指標限制,有限安裝面積下盡量多裝瓦數的動力更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