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乘聯會最新數據統計,2016年11月份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達到4.18萬,而1-11月總體銷量達28萬臺,同比增長102%。其中純電動車銷售20.8萬臺,增長145%;插電混動銷售7.3萬臺,增長35%。雖然目前發展上仍存在較多問題和挑戰,然從漲幅不難看出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進入飛速發展期,而這也給企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并將迎來新的技術升級。
作為新能源車尤其是電動車中的核心技術,電驅系統的性能、效率、尺寸、重量、可靠性等直接關乎到車輛的性能乃至整體效率,因此近兩年來受到各大車企和零部件企業的關注,技術上處于不斷升級狀態。當中除了性能上不斷提升外,節能減排大環境下,集成化的不斷加強亦成為企業重要的開發方向。
今年8月份,大陸集團分別推出了兩款由中國本地研發團隊打造的新能源演示車,其中一輛搭載了其第三代創新型電驅系統。該系統在二代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了集成度,融合電機、逆變器和減速器于一體,相對之前省去了許多部件如接頭、線纜等,而基于此緊湊設計使其重量減輕了約15%。除了體積減小、重量減輕外,該系統還給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能源車帶來諸多“加分項”,如功率更加強大、成本更具優勢,同時因為可擴展性設計,使該系統應用上擁有更強的靈活性。
大陸集團,電驅系統
電驅集成化再升級 加分不加價
據了解,大陸集團二代電驅系統于2010年已推向市場,近兩年在國內開始逐步引入,雖整體市場反饋良好,但從目前來看主要依賴于進口,且對本土車企來說成本較高。為了更快更好地響應中國市場需求,幫助客戶進一步降低成本,大陸集團在多年電驅系統研發和量產經驗的基礎上,由中國本地團隊對第三代電驅產品進行開發、組裝、測試,并計劃于2019年在國內量產。
該高度集成化的產品除了在體積和重量上取得突破外,性能上也得到較大提升。蓋世汽車記者曾經對此進行了對標試駕體驗,整體感覺搭載三代電驅系統的車輛動力相對更加強勁,尤其加速時更加輕盈順暢。其中功率電子通過特殊的封裝技術,不僅使產品更輕,且功率更加強大,給電動汽車駕駛帶來更多樂趣和愉悅感,而這也是人們在接受電動汽車駕乘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不過,在輕量化和高性能的背后,挑戰是同步存在的。首先涉及到的是集成后產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問題,上述中講到集成后管路和線路的鋪設減少,整個系統如果要達到原來子系統相同的等級,中間需要經過大量的測試和驗證。另外一個則是價格問題,這也是車企關注的重點,如何保證產品在技術升級性能提升的基礎上價格無太大變化,亦是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
據了解,目前以上兩個問題在第三代電驅系統上均得以解決,對車企來說是市面上性價比較高的選擇之一。大陸集團混合動力電動車業務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蓋世汽車記者采訪時表示,“大陸集團電動系統經過一代二代的研發和推廣,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從長期以來的市場和客戶反饋看,我們有非常完善的體系來保證三代產品的安全性,因此在國內量產有十足的把握。此外,在成本上我們不會因性能提升、技術升級就發生改變。”
大陸集團,電驅系統
可擴展設計 對各類電機具有較強兼容性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集成化電驅系統當中的可擴展性設計,也即通過調整定子轉子的長度、速比,可以實現車企不同需求的性能參數,應用靈活性大幅提升。據了解,目前該系統功率可達60至120千瓦,適用于插電式混動車及純電動車。
此外,該系統對異步電機(ASM)和永磁同步電機(PSM)均兼容。通常,混合動力車和電動車主要使用三相電動機,在這些電動機中,定子負責產生使轉子運動的旋轉磁場。在結構方面,異步電動機 (ASM) 與永磁同步電動機 (PSM)存在區別,然在直接驅動式電機情形下,原則上兩種技術全都可以使用并最大限度發揮其優勢。例如異步電動機主要適合用于小型電動車,原因在于其設計簡單。緊湊和強勁的永磁同步電動機適合用于運動型和大型電動車以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上,而就目前國內市場來說,永磁同步電機應用較為廣泛,三代電驅系統極大滿足此方面的市場需求。
綜上所述,正是得益于這種可擴展的設計和較強的兼容性,使車企在新能源車型配置和選擇上有了更大的也更靈活的空間。而同時,高度集成的結構設計,則幫助車企省去不少自身研發、多方采購及生產過程中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以上諸多的加分因素,使得此新的電驅解決方案在前期的推廣中獲得了較好的市場反饋,據了解,目前許多知名車企已和大陸集團展開合作,由大陸集團中國團隊進行開發和響應,并和中國供應商合作生產新型電機。
從2003年在歐洲市場推出首款量產混合動力系統開始,大陸集團已通過大量創新證明了其在電氣化驅動系統領域的全面及專業。而此次技術上的創新升級,且特別由中國本地化團隊來開發實施,一方面說明該公司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看好和重視,而從另一方面亦印證了該公司通過技術創新,進而提供適合本地市場需求且經濟適用的定制技術解決方案的戰略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