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落地 奏響科技創新強音
山東是福田汽車的發祥地,福田汽車集團在發展過程中始終重視與山東的戰略合作。2015年12月31日,福田汽車集團與山東濰坊市政府簽署協議,共同打造中國首個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切實為“中國制造2025”服務。經過一年時間的發展,福田汽車集團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已見雛形。
據福田汽車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王金玉介紹:“山東科技創新中心項目是福田汽車集團‘十二五’期間在山東重點投入項目之一,項目總體投資累計已超過100億元。未來,山東科技創新中心將成為福田汽車進行‘產學研’協同創新和產業鏈整合創新的核心。”
據了解,目前福田汽車集團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主要包含“一個中心,兩大基地”。即山東科技創新中心、綠色智能汽車乘用車基地(位于濰坊)、山東超級卡車基地(位于諸城)。其中,山東科技創新中心是福田汽車在山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支撐,包括福田汽車山東工程院、客戶互動與大數據中心、超級卡車工程中心三大機構。
多點開花 鏈動區域全面發展
根據福田汽車集團規劃,到2025年在山東濰坊地區的相關設施將形成230萬輛整車、130萬臺發動機和120萬工時模具的產能,預計將實現銷售收入2800億元,稅收超100億元,鏈動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
據統計,從2010年至今,福田汽車集團累計在山東投資近300億元,已形成以濰坊為核心,輻射整個環渤海區域,并涵蓋研發、制造、物流、客戶服務的“全價值鏈運營”戰略基地,而科技創新中心的成立更具深遠意義。
隨著福田汽車集團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科技創新中心項目落地和綠色智能乘用車以及超級卡車基地的建成,山東地區不僅形成百萬量級全球汽車產業基地,還有望形成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的汽車科技創新中心。
山東綠色智能乘用車基地在建廠之初就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廠”,該基地主要從事Van類全系列產品、小型交叉型MPV乘用車生產。山東綠色智能乘用車基地所有車間,焊接和噴涂關鍵工序全部實現機器人“上崗”確保產品品質。
技術創新 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位于諸城的山東超級卡車基地目前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中高端卡車生產基地,年產能120萬輛。山東超級卡車基地是福田汽車集團按零排放、無接觸、自動化的世界標準,以精益制造、自動化、柔性化、模塊化、環保節能為目標,采用柔性化自動化方案設計,建設的國內一流的現代化數字工廠。車身主裝焊線采用國內先進的滾床滑撬輸送線方式,線體采用機器人自動抓取件上線、自動焊接、自動涂膠、螺柱焊、自動打號等自動化控制與生產,車身品種切換生產采用西門子PLC進行控制,配備德國KUKA焊接機器人14臺,瑞典ABB焊接機器人26臺,焊接設備116臺,自動化程度達90%,車身焊接工藝水平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福田汽車集團成立20年來,始終以做大做強民族品牌為己任,從超級卡車全球創新中心到今天山東互聯網汽車產業基地科技創新中心成立,從超級卡車到圖雅諾EV、歐馬可EV投產下線,福田汽車集團不斷踐行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向“中國制造2025”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