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11月28日電 大棚外是接近零度的低溫,大棚內暖意融融,熱帶椰子樹、仙人掌愜意生長。在六安市金寨縣,記者領略到了光伏科技的魅力。
金寨縣信義光伏農業生態園內,20萬平方米光伏農業智能溫室大棚和150MWp光伏地面電站拔地而起。利用人造陽光,植物在特殊的無土容器內生長,而太陽能板收集的光能還能用作發電。據了解,該項目年發電量2.2億度,年產值2.2億元,加之規模化的種植、養殖收入,綜合產值近3億元,年可提供稅收3000多萬元。
產業園內的熱帶仙人掌
“關鍵能就業富民,項目可提供700個就業崗位,帶動周邊200多戶農戶穩定增收,平均每戶收入可達2萬元以上。”金寨縣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不僅發展了清潔能源,且一年的發電量相當于節約9.8萬噸標準煤,一年減少碳排放量17.7萬噸。
六安市是安徽省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之一,而革命老區金寨更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近年來,金寨縣“調轉促”持續發力,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強力推進清潔能源“12345”工程,即積極創建全國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示范縣,加快建設全國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和安徽省清潔能源相關高端設備制造基地,清潔能源產業年產值達到300億元,建設光電風電電源點裝機4GW,完成清潔能源及相關制造業投資500億元。
新增戰略性新興企業3家,總數達13家,實現產值8億元、增長23.2%。推動“旅游+”發展,2015年共接待游客654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6億元,分別增長30.7%、20.2%。成功創建全國電商進農村示范縣,新發展電商360多家,建成村級服務站50家,實現網上銷售1.5億元。
植物在無土培養槽內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