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器電子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是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發展改革委等八部門于2016年1月6日發布的一部部門規章,是作為一個規范性法律文件發布的。這個《管理辦法》是在原信息產業部于2006年2月28日聯合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發布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基礎上修訂而成的。《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理辦法》于2016年7月1日起施行,同日,《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廢止。
《管理辦法》的出臺,目的在于限制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的使用,減少及消除電器電子產品污染,意義非凡。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理事長兼秘書長,原工信部節能司副司長黃建忠在接受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時介紹,“《管理辦法》出臺首先填補了我國在電器電子產品領域開展有害物質限制使用工作法制建設的空白,使我國在電器電子產品領域限制使用鉛、汞、鎘、六價鉻、多溴聯苯、多溴二苯醚等有害物質方面有了和國際一致的法制規定,對縮小我國與國際在此方面的差距意義重大;其次,《管理辦法》的出臺,對我國電器電子產品領域的環境保護工作具有重大推動作用。我國是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采取立法方式,在電器電子產品領域限制使用有害物質,力度最大,效果更好,有利于企業從守法、誠信、環保幾個層面認識電器電子產品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的重要性和操作執行的剛性,有利于我國電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進口企業從源頭把好產品的環保關;第三,《管理辦法》的出臺,有利于電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加強綠色制造,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堅持走節能環保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第四,《管理辦法》的出臺,有利于政府轉變職能,探尋一條以法制推動、標準規范、政策支持的和國際接軌的管理產業的新路”。
世界公認的六類對人體健康威脅最大的有害元素,分別是鉛Pb,鎘Cd,汞Hg,六價鉻Cr6+,多溴二苯醚PBDE,多溴聯苯PBB。這六種有害物對人身體都有嚴重的危害。
黃秘書長介紹:“鉛主要存在于焊錫、印刷電路板及白炙燈管中,對神經系統有害的重金屬元素。金屬鉛可能產生鉛化合物,全部屬于危險物質,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腎臟。鉛對一些生物的環境毒性已被普遍證實。血液鉛濃度達10μg/dl以上就會產生敏感的生化效應,若長期曝露使血液鉛濃度超過60~70μg/dl就會造成臨床鉛中毒。”
“鎘”金屬鎘毒性很低.但其化合物毒性很大。人體的鎘中毒主要是通過消化道與呼吸道攝取被鎘污染的水、食物、空氣而引起的。鎘在人體積蓄作用,潛伏期可長達10一30年。據報道,當水中鎘超過0.2mg/L時,居民長期飲水和從食物中攝取含鎘物質,可引起“骨痛病”,并造成貧血、高血壓、神經痛、骨質松軟、腎炎和分泌失調等病癥。鎘對魚類和其他水生物也有強烈的毒性作用。其毒性最大的為可溶性氯化鎘,當質量濃度為0.001mg/L時,對魚類和水生物就能產生致死作用。
“六價鉻”的化合物有毒,具有致癌并誘發基因突變的作用。六價鉻化合物口服致死量約1.5g左右,水中六價鉻含量超過0.1mg/L就會中毒。鉻對人體的毒害作用類似于砷,其毒性隨價態、含量、溫度和被作用者不同而變化。六價鉻的長期攝入會引起扁平上皮癌、腺癌、肺癌等疾病;吸入較高含量的六價鉻化合物會引起流鼻涕、打噴嚏、鼻出血、潰瘍和鼻中隔穿孔等癥狀;短期大劑量的接觸,在接觸部位產生潰瘍、鼻黏膜刺激和鼻中隔穿孔;攝入超大劑量的鉻會導致腎臟和肝臟的損傷以及惡心、胃腸道不適、胃潰瘍、肌肉痙攣等癥狀,嚴重時會使循環系統衰竭,失去知覺,甚至死亡。長期接觸六價鉻的父母還可能對其子代的智力發育帶來不良影響。
“汞”存在于電源設備和光源設備中,對人體主要是影響中樞神經及腎臟系統。中毒后會導致記憶力明顯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全身乏力等。其在某些環境狀況下具有轉變成有機汞的潛在威脅,造成其毒性特質增強。汞有一個顯著的潛能:會生物累積及生物放大。這個結論已在各種不同生物之環境毒性效應被證實。它也很容易在大氣層中作長距離傳輸。
“多溴二苯醚PBDE”、“ 多溴聯苯PBB”添加于電器及電子塑料中作為耐燃劑。常被使用的有十溴二苯基醚DBDE、八溴二苯基醚 OBDE 。塑料在未受控制的熱制程中(指溫度低于12000℃),可能形成溴化二苯戴奧辛或夫喃(PBDD/F)。此二者均屬于致癌性及致畸胎性物質,會使甲狀腺荷爾蒙紊亂和使胎兒畸形等危害。這些物質可能造成嚴重且影響范圍廣泛的空氣污染。

與原標準相比,新標準將適用對象從原來的電子信息產品調整為電器電子產品,這意味著幾乎所有家電均被這一《辦法》覆蓋。并且進出口產品與國產產品一視同仁,這將改變部分進出口企業使用兩套標準進行生產的現狀,今后進口者一旦違規,將受到嚴格監控及處罰。黃建忠司長表示:“企業應當自覺執行《管理辦法》的規定;應當認識到,不執行《管理辦法》的規定屬于違法,企業達不到《管理辦法》規定要求將受到懲罰。具體懲罰辦法,由質檢、海關、工商等執法部門根據各自有關規定執行”。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市場需求的精細化等因素,環境家電的普及將會是傳統家電(如三大件:冰箱、彩電、洗衣機等)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具有健康、環保功能的新型高科技家用或商用電器(如:空氣凈化器、凈水器、智能便座、吸塵器、垃圾處理器等)等行業已經成為新的朝陽產業,但很多企業為追求市場份額以及自身效益,對此《管理辦法》的認知程度還不夠。
據相關認證機構負責人表示:“由于凈水行業準入門檻低,大部門凈水企業都很難到達RoHS2.0的標準,這個行業還需要更多的規范”。就如何運用《管理辦法》規范環境家電行業的發展,黃建忠司長表示:
第一,加大對環境家電企業宣傳《管理辦法》的力度,行業協會應當積極發揮作用,組織宣貫會、研討會、學習班、培訓班、經驗交流會,要讓企業的領導熟知《管理辦法》,讓企業一線采購負責人學會從供應鏈做好有害物質限制使用管控工作。
第二,請第三方機構為企業做咨詢服務,提供解決方案,是企業明白落實《管理辦法》的關鍵,并做好有害物質的替代與減量化。
第三,組織企業自覺、自主地開展對標達標活動。引導企業提早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