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租騎公共單車也能“賺”碳幣
租騎公共自行車、分類投放垃圾、參加生態文明公益活動等綠色低碳行為,均可通過碳幣服務平臺確認而獲得碳幣。而碳幣可以在公眾號或APP上兌換商品優惠、景區門票和手機話費。28日,國內首個碳幣交易平臺在深圳鹽田區上線。該平臺還綁定了家庭的水、電、煤氣系統,每月節約用量可被記錄轉換為減排量,從而換算成碳幣獎勵。
租騎公共單車可獲獎勵
如何獲得碳幣?昨日公布的《鹽田區生態文明碳幣系統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中透露,通過平臺上的生態文明知識闖關游戲、個人通過“隨手拍”功能將不文明或文明行為上傳到系統、入住綠色酒店、在綠色餐廳就餐等,都可以獲得碳幣。其中,經過官方認證的綠色酒店和綠色餐廳將安裝二維碼,用戶當來到這些地方消費時,通過掃描二維碼就可以記錄數據。此外,個人自愿參加小區、企業、政府等組織的生態文明活動,通過掃描活動二維碼,由碳幣系統統一發放50碳幣。
不僅如此,碳幣系統還與城管、交警等部門達成合作。基于現有的公共自行車平臺,系統與城管部門對接,用戶騎行1次核算成2碳幣,起點與終點不同,一天最多4次。此外,個人自主申請市交警局的私家車停駛行動,并提供由市交警局出具的停駛憑證至系統,碳幣系統核實后,停駛1天核算成20碳幣,以此類推。以上的個人碳幣財富還將作為年度環保達人、文明達人等的評選條件之一。
綁定家庭用水用電系統
值得一提的是,碳幣平臺還有針對家庭的獎勵辦法。實施方案中提出,根據家庭實際情況,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目前先核定節約用水、用電、用氣、垃圾分類等行為作為家庭碳幣發放的生態文明行為。碳幣系統與供電局、自來水公司、燃氣公司和城管部門協商對接,定期(每月或每季度)將家庭用電、用水、用氣數據及家庭垃圾分類考量結果導入碳幣系統。
對于核定用水用電等的標準,實施方案提出了具體可量化的辦法。以節約用電為例,系統以節約量為參數(收集注冊家庭近三年每月的用電數據,取每月平均值作為基準值,節約量=月基準值-當月用電量),參照減二氧化碳量,調整一定的系數比例,將節約1度電核算成10碳幣。垃圾分類方面,參照城管局垃圾分類考量結果,正確投放一次,核算成50碳幣。
此外,對于小區、學校、企業等舉辦生態文明活動,實施方案都提出了具體的考核和獎勵辦法。系統還將設立小區碳幣財富排行榜,統計每個小區總的碳幣獲取情況,根據總量進行排名,評比生態文明小區,給予表揚及碳幣獎勵,小區可將獲取的碳幣收益用作小區生態文明建設或獎勵于表現突出的居民。此外,小區的碳幣獲取情況將作為申請財政資金的參考。
擬引入社會資本運行
鹽田區環境保護和水務局介紹,碳幣平臺從即日起試運行半年,試運行期將重點選取幾類生態文明行為著手,同時對試運行期的成效進行評估,從而對量化及激勵措施進行相應的調整完善。2017年下半年,相關部門還將在全面實施期逐步推進轄區企業的清潔生產及節能減排,鼓勵中小企業自愿參與到鹽田板塊的碳排放交易;鼓勵轄區更多餐廳、電影院、超市等商家入駐平臺。
平臺運行資金方面,將從最初主要依靠政府投入,逐漸過渡到主要依靠社會生態慈善捐贈、公眾捐贈等眾籌模式。
什么是碳幣?
所謂碳幣,是指將市民和小微企業節能減碳行為進行量化,按減碳量用政府補貼、商業激勵等手段進行低碳激勵的機制。
碳幣能干嗎?
除了作為各類評選、評比的參考條件外,碳幣還可以換得實實在在的物品或優惠。目前,累計一定數量的碳幣可以換取東部華僑城、深圳海洋世界門票,以及區內羽毛球館、乒乓球館等地1小時消費券,甚至還可以換取免費洗車、加油卡優惠和商家代金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