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9月15日宣布批準中法企業共同投資的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核電站建設落地將加速我國核電出口。其實除核電外,我國不少行業“走出去”的步伐都在進一步加快。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中國企業“走出去”將給相關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投資者可關注“走出去”步伐較快的核電、基建、高鐵、基礎電信設備、光伏、裝備制造等板塊機會。
核電板塊
搭上全球核電建設快車
英國政府15日宣布批準中法企業共同投資的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總投資180億英鎊的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是英國20年以來第一個新建核電站,項目將由法國電力集團與中國廣核集團共同投資建設。項目計劃使用法國電力集團研發的第三代核電技術方案EPR,建成后將供給全英7%的電力。
有券商就分析認為,HPC核電站建設落地將進一步加速我國核電出口。但欣克利角C項目并不是最終目的,只是進入到英國核電市場的一張門票,如若HPC示范項目獲得西方世界認可,則欣克利角C項目后,我國還將參與法方主導的塞茲韋爾C項目,最終實現布拉德維爾B項目由中方主導開發,真正意義上將我國核電走向全世界。
海外市場的打開,為中國核電企業帶來新機遇,同時國內市場需求的回升,也將刺激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業績表現。《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根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 (2014-2020年)》測算,未來6年年均新開工和完成裝機量大約在652萬千瓦左右,按照13000元/千瓦的單位投資估算,總投資超過5100億,每年的核電投資超過850億元,核電設備500億元/年,將帶動全產業鏈受益。
全球核電建設長期高景氣,憑借資金、成本、工期、政策四大優勢,中國將搭上全球核電建設發展快車。中信證券分析師劉海博分析認為,中國核電技術有望復制高鐵技術成功路徑,在發達國家完成技術驗證后實現全球推廣布局。此外,核電招標重啟、“十三五”規劃、海上浮動核電平臺以及新型號涉核特種產品將對核電產業鏈形成有力支撐。關注受益“核電出海”的核電產業鏈相關標的,如上海電氣、中國一重、東方電氣、臺海核電、江蘇神通、中核科技、應流股份、紐威股份、南風股份、盾安環境和海陸重工。
潛力股精選
中核科技(000777)
業績拐點即將顯現
中核科技是核工業集團所屬企業,承擔著為國防工業提供軍品的任務。公司長期承擔國家重點科研項目,除生產大口徑、高磅級特種閥門外,還生產包括核能建設專用閥門主蒸汽隔離閥、爆破閥等關鍵閥門國產化項目。
東吳證券分析師陳顯帆認為,中核集團旗下僅有4個上市公司平臺,未來中核集團國企改革東風增強,中核科技具有小市值高彈性特點,具備國企改革的空間。此外,受國內核電重啟利好,同時“核電走出去”上升為國家戰略,預計核電設備企業已經迎來訂單拐點,業績拐點將于2016年下半年開始體現。
南風股份(300004)
訂單有望顯著增長
南風股份作為國內核電風機市場龍頭和技術標桿,將受益于本輪核電重啟。保守估計“十三五”期間核電重啟將每年為公司帶來5億的營業收入及8000萬凈利潤。
平安證券分析師黎焜認為,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是公司重要的發展戰略,核電主蒸汽管道貫穿件未來一旦進入市場,空間極其廣闊。隨著此輪核電重啟,公司在核電領域訂單數量有望顯著增長,并看好全資子公司中興裝備持續的業績貢獻。考慮到重型金屬3D打印技術未進入市場及軍工核安全設備訂單放量后將有可能顯著增強公司盈利能力,首次覆蓋予以“推薦”評級。
臺海核電(002366)
全線拓展核電產品
臺海核電上半年凈利潤暴增11倍,興業證券分析師魯衡軍認為,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源于2015年年報未確認的核級材料確認完畢,以及公司核電類產品和技術服務合同的快速拓展。
今年中報顯示,臺海核電凈利率水平高達50.52%,彰顯了公司極強的競爭壁壘和超群的成本優勢。隨著“華龍一號”核電技術路線的敲定,國內核電主設備招標和新建核電項目將雙雙啟動,預計公司在招標正常年份,核電主管道貢獻收入約4至5億元;此外,公司明年核電產品線全線拓展,單臺機組市場空間從1.3億拓展至9.6億,充分受益于核電招標重啟。
江蘇神通(002438)
業績有望實現反轉
“2016年預計江蘇神通蝶閥球閥的90%的市占率將繼續保持,核電新簽訂單或將不低于2015年的水平。”廣發證券分析師劉芷君認為,公司已有訂單陸續進入交付期,將帶動公司業績實現反轉。今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和利潤也呈現較好增長態勢,預計全年達成經營目標概率較高;并且,隨著2017年訂單集中交付期的來臨,業績有望進一步增長。
此外,公司于2015年12月收購無錫市法蘭100%股權,開啟外延發展,2016年2月公司再次啟動非公開股票發行。隨著公司資本運作趨于活躍,后續仍有進一步外延可能。
高鐵板塊
高鐵國際化迎來新高峰
新一輪基建投資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高鐵,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高速鐵路正進入新一輪快速發展期。中國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快速推進下,高鐵“出海”明顯加速。有分析師表示,“一帶一路”戰略作為國策將會持續推進,鐵路仍然是“一帶一路”的關鍵,是互聯互通的重要行業。在亞洲基建發展基金、金磚四國發展基金等多種金融投資的支持下,需求將快速得到釋放。《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中國高鐵從引進到國內發展,再到走出國門、沖向世界,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變強的艱苦歷程。短短數十年,不但總里程與運營時速雙雙躍居世界第一,而且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高鐵技術體系,高鐵技術水平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華創證券分析師李佳指出,“一帶一路”戰略中“一帶”更注重陸路交通、能源網絡建設,將大幅提升中國高鐵海外市場拓展的力度。其中高鐵“出海”是“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內容,目前全球約有30個國家已與中國洽談引進高鐵技術或合作開發,項目累計里程超過5000公里,總投資歐亞高鐵、中俄加美高鐵等4條世界級的高鐵線路。這4條高鐵線路長,跨越不同文化和不同地質條件的區域,投資堪稱世界級建設,意味著我國高鐵國際化將迎來新一輪高峰。
可以看到的是,中國高鐵的綜合競爭力突出,作為我國政府推動“一帶一路”的第一輸出產業,海外市場突破有望打開國產高鐵裝備的長期市場空間。海外項目逐漸落實,將為高鐵板塊持續帶來催化劑,繼續推薦高鐵產業鏈。此外,城市軌交迎“十三五”建設高峰,投資快速增長拉動軌交產業景氣向上。未來五年增長較為確定的是城市軌交產業鏈,以及高鐵運營維護市場及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景氣度持續向上,建議重點關注業績彈性大的鼎漢技術、康尼機電、永貴電器、神州高鐵、思維列控、春暉股份。
潛力股精選
晉億實業(601002)
經營形勢平穩向好
晉億實業不僅是國內唯一具備生產全套高鐵扣配件生產能力且全部獲得鐵道部認證的生產企業,而且也是國內唯一能夠同時提供時速250公里和350公里高鐵扣配件的生產企業。公司提供的高鐵扣配件系統不僅均為自己生產,而且還與國內其他相關企業建立良好的供貨協作關系。
2015年公司全年出現虧損,業績見底后開始逐步回升。2016年上半年公司整體生產經營穩定,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凈利潤同比增長高達202%。券商預計,三季度公司經營形勢依然平穩向好,前三季度將持續盈利。
雙環傳動(002472)
加速向工業4.0轉型
雙環傳動上半年成為供貨中車的采埃孚ZF高鐵變速箱核心零部件全球唯一供應商。截至目前,公司已開始批量供貨。此次合作打破了高鐵變速箱核心零部件依賴進口現狀。東吳證券分析師陳顯帆認為,未來公司將受益于高鐵和軌交的快速增長,借助ZF進入中國中車的核心零部件供應鏈,預計可增厚凈利潤2000萬元/年。
除高鐵業務外,雙環傳動聯合重慶機床、德國KAPP成立中德智能制造合資子公司。這是公司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舉措,“輕重資產并舉”,加速向工業4.0轉型。下半年將繼續推進“機器換人”的自動化改造工作。
神州高鐵(000008)
打造數字仿真平臺
神州高鐵作為軌交運維國內龍頭,已成為國內首家打通運維全產業鏈核心系統的企業,未來公司將深耕運維產業,并以此為依托,打造運維數字仿真平臺。未來目標是實現軌交運維的數字化和智能化,依據客戶的需求實現定制化。
華創證券分析師李佳表示,公司核心產品計算機聯鎖系統在大鐵領域的2000多個車站成功開通,行業占有率約35%,城軌領域正在逐步擴大。鐵路十年大修期已經到來,信號系統將迎來新舊更替高峰,公司經營計劃明確,存量市場的更新將帶來一波較高的增長,預計未來三年公司年營業額將超過12億。
鼎漢技術(300011)
車輛產品市場廣闊
鼎漢技術遵循“地面到車輛、增量到存量”的發展戰略。目前車輛收入占比約60%;車輛市場的增量和存量都比較大,而地面產品以增量為主,因此車輛產品的市場空間更加廣闊。
興業證券分析師施名軒認為,未來公司增長點來自新產品開拓及外延兩個方面。一是新產品的開拓,包括動車組空調、動車組輔助電源、地鐵制動儲能系統、車載安全檢測設備、屏蔽門等。二是外延式并購,公司積極在國內、國外尋求軌道交通領域的優質標的,預計公司未來并購方向會涉及包括門系統、剎車系統、牽引系統等在內的軌道交通核心零部件。
基建板塊
海外需求旺盛訂單大增
基建行業上半年整體表現平穩,隨著PPP項目的加速推動,以及“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基建行業有望持續受益。基建產業走出去背后,“一帶一路”戰略將是重要的支撐。
在接受《金融投資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看來,對于“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而言,無論是從國內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來看,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有行業人士就指出,對于我國的情況而言,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下臺階,我國建筑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日趨嚴重,“基建輸出”能夠大幅緩解我國建筑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因此,在“一帶一路”戰略大背景下,未來我國建筑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將大幅加快。
就目前來看,國內體量巨大的基建上市公司均有海外業務收入,其中中國電建、中國交建、中國化學等海外業務收入在上半年營收占比均超過兩成。
除受益海外業務的發展外,基建產業鏈還將明顯受益PPP項目的推動。有業內人士表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發酵下,未來財政政策仍將以基建為主要發力點,PPP項目中的基建等行業在訂單推動的作用下將持續受益。事實也進一步證明,基建行業是PPP政策的最大主力和受益者。
從受益彈性角度,中國交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電建、中材國際、中工國際等以及東南網架、寶鷹股份、神州長城等受到券商推崇。
潛力股精選
中工國際(002051)
訂單充裕業績暴增
中工國際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2.99%,同時公司預計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5.78-7.52億元,同比增長-0.06%-30.03%。據此計算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64-3.38億元,同比增長-32.07%-39.80%。
長江證券分析師范超認為,“一帶一路”政策效應顯現,中工國際2015年度新簽海外合同額32.71億元,累計生效訂單為19.93億元,同比大增70.5%。截至上半年,公司在手合同余額累計達80.48億美元,約為2015年收入的6.6倍,充裕的訂單為公司未來增長空間提供了堅實基礎。
中材國際(600970)
海外市場拓展加速
中材國際業績穩步增長系水泥工程主業企穩、海外市場拓展加速以及節能環保轉型穩進。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韓其成認為,公司2015年海外合同占新簽合同比重超過九成,海外市場占有率居榜首,疊加“一帶一路”于“產能合作”,政策契機將進一步催生訂單需要。
中材國際通過股權收購或BT/BOT等模式拓展高收益海外水泥投資業務,預計2020年利潤貢獻達1/3,已收購Hazemag公司實踐多元化工程和產業外延擴張,成長前景打開。考慮“一帶一路”沿線訂單加速,疊加公司多元業務布局與戰略重組預期,維持增持。
中國交建(601800)
業績增長基礎穩固
中國交建居美國ENR世界最大250家國際承包商第五及連續九年國內第一。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韓其成認為,近期管理層提出“一帶一路”戰略需一步一步扎實推進,2016年為“一帶一路”戰略關鍵項目落地年,疊加配套金融不斷完善,基建項目首當其沖,基建央企海外訂單趨勢向好。
PPP規模落地提速、積極財政加碼基建投資維持高位、“一帶一路”戰略縱深推進,公司業績增長可獲充分保障。
神州長城(000018)
未來業績高度鎖定
海外“一帶一路”+國內醫療PPP,雙通道加速業績提升神州長城海外業務,且發展態勢良好。華泰證券分析師鮑榮富認為,神州長城上半年新簽和中標合同約76億元,是2015年全年新簽合同的1.7倍。根據2014年底合同額72.76億元,估計在手海外訂單金額約為150億元,合同收入保障倍數9.5,未來業績高度鎖定。
神州長城擁有豐富的工程總包海外經驗,國內醫院總包建設將成為其優勢。另外,公司同四川佳樂、安杰資管和國藥租賃簽訂合作協議,擁有豐富的資源和資金優勢。目前已落地的醫院PPP項目開展情況良好。
金股池
中核科技(000777)南風股份(300004)臺海核電(002366)江蘇神通(002438)中工國際(002051)中材國際(600970)中國交建(601800)神州長城(000018)晉億實業(601002)雙環傳動(002472)神州高鐵(000008)鼎漢技術(3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