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林村的192塊光伏板由中國電建湖北工程公司對口援建,該村16戶精準識別的貧困戶是受益對象,平均每戶每天能發電10千瓦時,一年并網電費收入3000元至4000元。貧困戶不用出錢,平常保持光伏面板清潔即可。
電建公司塔林村扶貧點負責人聶贊介紹,光伏電站一次投入、長期收益,與變“輸血”為“造血”的精準扶貧要求高度契合,適合年邁體弱、缺乏勞動能力的貧困戶脫貧。
去年,我省吹響精準扶貧集結號,計劃到2019年,全省59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在省扶貧辦、省能源局、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的共同推動下,光伏扶貧模式遍地開花。
省電力規劃研究中心主任朱清文說,光伏電站每并網發電1千瓦時,可按“脫硫燃煤機組發電上網價格”0.3981元賣給國家電網,加上國家補貼0.42元,省里的家庭電站補貼0.25元,稅后可為農戶帶來約1元錢收入。
據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統計,上半年,我省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同比增長482%,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438%。省能源局相關人士表示,這得益于大型光伏電站建設、光伏扶貧戰略的雙輪驅動。我省現階段光伏扶貧以小型電站和家庭分布式光伏電站為主,排除掉中小企業、個人自用的小型電站,光伏扶貧的裝機規模不低于總量的30%。下一步,國家電網公司計劃在對口扶貧的秭歸、長陽、巴東和神農架援建大型光伏扶貧電站。屆時,我省光伏扶貧的體量規模將爆發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