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自然資本,是由自然資源及其生態系統構成,不僅包括土地、水、能源、礦產等自然資本的存量,也包括自然資本產生的生態效益,支撐著人類的生存和經濟發展,給經濟和社會帶來直接及間接的利益。
對自然資本投資的目的,是著眼于提升生態系統的健康程度,增加自然資本的生態效益。探索并確立自然資本投資法則,確定全球新的環境交易指標,推動成立自然資本工商理事會、自然資本投資基金和生態銀行,探索區域經濟和自然資本協同增長的發展模式,是一種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具有創新意義的環境金融機制,也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發展綠色經濟提供了路徑和工具。
與會嘉賓認為,生態銀行是生態系統服務市場的先鋒探索。傳統的環保工作,主要靠政府撥款、法律約束和市場調節,現有的綠色金融模式也主要將專項貸款投放于涉及新能源、建筑節能等領域,主要是以減少自然資本負債“治病”為主,尚未達到對自然資本進行“健身”的目的。
自然資本如何有效“健身”?與會嘉賓認為,自然資本投資生態銀行將建立起一個全新的投資角度和模式,這需要傳統銀行接受綠色發展理念,為環保企業提供支持,或者成立新的銀行,直接為環保提供服務。
目前,國際上與生態銀行相似的銀行或者綠色資產管理機構有英國的綠色投資銀行、德國的九章資產管理公司、美國的基石資本等。我國強大的經濟體系需要生態銀行的支持,這將對我國生態補償市場化運作具有啟示意義。
與會嘉賓還認為,貴州具有生態環境良好的強大優勢,將生態環境轉化為資本,對生態銀行的探討將是生態文明綠色金融領域的一次重要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