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揚鶴壁人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精神,把注重示范引領、發展‘試點經濟’作為必須牢固樹立的工作導向,努力將試點示范由‘珍珠’串成‘項鏈’,做精品創品牌成特色,帶動鶴壁生態文明之城、活力特色之城、幸福和諧之城向更高水平邁進!”鶴壁市委書記范修芳說。
2015年,鶴壁入選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市,中央財政將連續3年每年給予4億元專項資金補助。目前,圍繞海綿城市建設,鶴壁市正在積極推進城市水系統、園林綠地系統、道路交通系統和建筑小區系統的改造升級。
循環經濟在這里起步比較早,2005年鶴壁就被確定為全國首批4個循環經濟試點市之一。如今,鶴壁已經由“試點”邁進“示范”,成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示范市。現在該市正在實施循環發展引領計劃,使循環經濟由產業層面向全社會拓展,由提供產品向提供技術標準服務轉變。
作為全國首批創新驅動助力工程示范市,鶴壁與中國國土經濟學會簽訂了全國國土空間優化發展實驗區共建協議,使鶴壁成為全國首家國土空間優化發展實驗區,并編制了全國首例市一級優化國土空間發展規劃。
作為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示范市,中央財政每年向鶴壁撥付4億元、3年共12億元的綜合獎勵資金,省財政3年共配套支持1.2億元,同時還享有相關節能減排政策的優先傾斜。
作為河南省行政審批標準化試點市,鶴壁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精簡了69%,審批時限壓縮了75.4%,成為全省審批事項最少、效率最高的省轄市之一。
作為整建制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整建制推進糧食高產創建試點市、全國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市、全國整體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如今,該市農業現代化綜合指數居全省第一。
此外,鶴壁還是全國統籌城鄉就業試點市、全國創建幸福家庭活動試點市,該市連續兩屆獲得“全國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優秀城市”榮譽稱號。2015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91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966元,在《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鶴壁市群眾的幸福指數居全國第7位。
密集的試點示范在鶴壁產生了巨大的“化學反應”:去年全市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人均生產總值接近5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7%,多個主要經濟指標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陣水平;全市森林覆蓋率32.2%、城市綠地率38%、綠化覆蓋率42%,淇河在全省60多條城市河流中水質排名第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名列全省前茅,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這三篇文章越做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