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圖為民眾戴口罩霾中出行。
12月10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1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介紹京津冀協同發展有關情況。談及空氣治理解決霧霾問題時,天津市副市長尹海林介紹,今年冬季很怪,北方地區的濕度很大,不利于整個空氣的擴散。北京這次實行單雙號限行,聽了有關的介紹,污染量下降了10%-30%。尹海林表示,在治理霧霾方面,京津冀三省市這幾年確確實實下了很大的功夫。從這幾年具體的數字就可以知道。但是也確實存在著問題,老百姓還不是很滿意,這也是一個長期積累的結果。對于這個地區來講,最大的問題還是污染排放量太大,近期受厄爾尼諾的影響,空氣靜穩,另外濕度比較大。今年冬季很怪,北方地區的濕度很大,不利于整個空氣的擴散。特別是北京,北京這個特殊的地理條件,西邊和北邊都是山,而大部分都是南風,一刮就刮到北京出不去了,只有西北風才能解決北京的問題。天津也是一樣,天津會好一點,天津靠海,有點東風就會對天津好一點。河北省也是。
尹海林指出,在這方面,京津冀確實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合作的力度,一個是要統一行動,今后再有這種大的霧霾天氣,加強預警預報,三地聯合統一行動。二是一定要把該降的降下來。最近APEC也好,“9 3”閱兵也好,已經有很成功的經驗了。在這個時候提前預警、提前采取措施,到了真正霧霾或者靜穩天氣的時候就有一個很好的效果。北京這次實行單雙號限行,聽了有關的介紹,污染量下降了10%-30%,這個量還是不小的。
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認為,大氣治理的問題要自我主動作為、三地聯防聯控。首先北京要主動作為,北京這幾年也一直在這樣做。具體講有幾個關鍵詞,一是防,立足于防,在防的問題上北京抓住四個重點,壓煤、控車、減少工業污染、控制建筑工地各方面揚塵。圍繞這四個重點北京明確了2013年-2017年84項重點任務,總投資達7700億。二是測,就是監測。北京現在有36個監測點。北京還準備在這個基礎上再增加一倍,同時還要增加流動監測車,包括增加具體的小型監測點,形成一個監測網絡。這次北京在應對大氣重污染方面果斷決策處置,就是依靠及時的監測才實施的。三是治,首先是自己積極主動治,同時要依靠區域聯防聯治。四是限,限煤、限車,在這個問題上是同呼吸、共治理,大家都應該既有耐心,也有信心,更要有實際行動。
河北省常務副省長楊崇勇介紹,關于大氣治理的問題,就河北來說,主要是產業結構重型化,還有能源結構造成的。六大耗能產業,以前占河北經濟總量的50%以上,高的時候占到70%,現在調整以后,還占接近40%,這么大量的調整還需要一個過程。另外,能源結構,非化石能源用得非常少,大量的還是煤炭,占80%、90%,所以污染非常嚴重。盡管河北采取了強有力的措施,近兩年全省上下全力以赴抓污染,但是河北基礎太薄弱,和發達國家簡直不能比。2013年的時候,河北PM2.5每年的平均濃度是104,去年降到93,今年1-11月份降到71點多,這真是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達到的。倫敦現在才25,還經常達不到25,人家平均濃度只是20左右。河北1-11月份也還是70多,情況相當嚴重。
下一步應該怎么做?楊崇勇稱,第一,一定要加快三方之間應急機制的完善,就是平常要把監測點建得更多,到霧霾嚴重的時候要互通消息,趕快采取應急措施。國際國內專家認為,在霧霾嚴重的時候采取應急措施, 可以把污染降下20-30%,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二是要對一些重點的污染源進行防治。就河北來說,六大耗能產業絕對是重點,河北這兩年對612家主要的電力、鋼鐵、水泥企業,一家一家搞脫硫脫銷除塵。雖然搞了,但是還有一個問題,搞完以后,有些企業白天看不到污染,晚上深更半夜的時候,沒有執法人員的時候就要偷排。所以,既要治污措施,還要及時監控,隨時發現。河北在全國率先試驗IC卡,每個企業排污的口都要安裝IC卡,一個大的企業可能要安裝一兩百個,才能做到知道它什么時候排,排什么污染物。這個工作畢竟是剛開始搞,連找成功的經驗都找不到,都得自己摸索著干。
楊崇勇指出,還有抓燃煤的治理,河北那么多發電廠,要供北京,還要供天津用 電,這些電廠要按照超低排量改造。現在改造的情況還是非常好的,改造以后的電廠排污都低于國家的最低限額,現在看效果還是不錯的。還有大量的實心粘土的磚瓦窯,還有好多煙囪,現在正在把這些實心粘土的磚瓦窯關了,把鍋爐的煙囪拔了,凡是10千噸以上鍋爐都淘汰,量很大。另外還有機動車,河北的公交車,有9000多輛是屬于黃標公交車。去年、今年總共淘汰了3800輛公交車,淘汰以后新增的全部都是新能源車,這3800輛全部換新能源車。但是問題是還有5000多輛需要換,比如說不停車收費也非常重要,汽車到了高速收費站,如果停下來繳費,產生的污染是五六倍以上;如果不停車收費,通過ETC電子監控一下過的話,污染大大減少。去年以前河北才有10萬多輛車有這個,現在已經突破了200萬輛車有了ETC。河北還得宣傳,很多老百姓不知道。搞 ETC還有優惠,老百姓以為快速過車收費會高,還是愿意停下來交費,那樣產生了污染。河北還有農村能源,還有4000萬老百姓生活在農村,他們的能源問題,特別是到了冬天取暖,還得散燒直排。“京津冀三+”還有一個突出問題,城市里的用油,北京已經用國五了,河北已經用國四汽油了,河北也想用國五。在河北的郊區不是這樣,郊區劣質油的問題非常突出,加乙醇的汽車,搞得烏煙瘴氣。
“我們大量進行生態建設,這也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作為。”楊崇勇舉例稱,比如河北今年種樹種了420萬畝,都是要檢查的,沒有完成的是要處罰的。也涉及很多問題,河北大量的地方都是過去核定為基本農田的,其實很多地方都是不適宜種糧食的。現在要把它種樹,需要國家有關部門支持,把它調整為林地,這樣才能多種樹。現在看,河北省委省政府決心很大,也看得準,該從什么地方治理污染,應該說基本上是看得準的。但是確實任務還非常艱巨,還是任重道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