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俄博覽會已經圓滿落幕,而作為博覽會的一項重要內容,首次舉辦的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搭建的平臺正迎來深度合作的開端。目前已有10多家礦業企業與省國土廳聯系,希望通過礦業合作會議這個平臺,與俄方深入對接。國土廳表示,將盡快建立對俄礦業合作項目臺賬,并組織相關企業赴俄羅斯進行實地考察,推進擴大中俄礦業合作開發成果。
新平臺、新載體,東北亞地區礦業互利合作、推動地區經濟發展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全力辦展會 收獲新成果
從最初計劃參會的500人,到報名時增到800人,再到實際參會的中外來賓1058人;參會俄方企業包括遠東礦業集團公司、東方礦業集團、格蘭特金集團公司、佳普佩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俄羅斯大型礦業集團,中方企業包括中鐵、中煤、中海油、華電、中鋁、中石油、中石化、貝特瑞、神華、紫金礦業、龍煤集團、龍興公司等省內外大型礦業企業以及13個市(地)的相關部門。參會人數的節節攀升和參會企業檔次之高,反映出首屆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的火爆。盡管會議已經結束,但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中國國土資源部和俄羅斯、蒙古相關地區和部門共同搭建的“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板塊至今仍散發著它的獨特魅力。
省國土資源廳總工程師李昱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為把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打造成為品牌化的礦業國際盛會、礦業區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平臺,各方都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去年舉辦的國際礦業大會上,國土資源部和俄羅斯自然資源與生態部進行溝通交流,商定共同籌辦這次會議。省國土資源廳認真分析國際礦業經濟形勢,研究俄羅斯的資源稟賦,了解其礦產資源品位高、儲量大、易采選的特點,學習借鑒俄在礦產資源采選和精深加工上的經驗,同時研究我省以及國內大型礦業企業急需的礦產資源。編制印發了俄蒙礦產資源法律匯編、俄蒙礦產資源調查研究報告、黑龍江省礦產資源投資指南等文件資料,為中外企業合作開發礦產資源提供了全方位服務。
隨著一本本合作協議的簽署交換,一雙雙熱情之手的有力相握,一陣陣掌聲的不斷響起,包括阿穆爾州金礦勘探開采、俄羅斯東方礦業碧玉開發、阿穆爾州諾拉—滅龍巖金礦普查、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金礦開發等28個意向性合作項目正式簽約,我省向俄羅斯開發礦產資源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合作基礎好 發展潛力大
有關專家學者認為,東北亞礦業合作的渴望源自現實的基礎——東北亞地區各國尤其是中俄兩國開展礦業合作的資源、地緣和政策基礎都具備。
以貴金屬為例,東北亞六國貴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俄羅斯、中國以及朝鮮和蒙古國境內。其中,俄羅斯金的儲量僅次于南非,達1.25萬噸;而中國是世界第一大黃金生產國。其他諸如黑色金屬礦產、有色金屬礦產以及三稀礦產、油氣資源的儲量,也都相當豐富。
我省地處東北亞腹地,礦產資源種類全、儲量大、價值高,發展礦業產業的優勢明顯。目前共發現各類礦產135種,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礦產有84種。礦產資源儲量居全國前10位的有50種。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和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深入實施,我省經濟發展步入一個新的歷史機遇期。省委、省政府把發展礦業經濟作為振興龍江的重要路徑之一,把礦業產業確定為全省十大重點產業之一,啟動實施了地質勘查工作三年專項部署,全面推進市場化配置礦產資源改革,出臺了促進礦產品精深加工的意見,為深入推進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全面加強礦產資源領域對外開放與國際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東北亞地區開展礦業合作還具備地理條件。俄羅斯遠東地區、西伯利亞區等聯邦主體與我省的邊境線長達3000多公里,有25個國家一級口岸,自然條件相似,地理毗鄰,交通便利,具有合作開發資源的地理優勢。
資源前提、政策基礎和地理條件樣樣具備,東北亞各國礦產資源互補性強,技術、資本具有差異性,合作愿望強烈。正如省國土資源廳廳長高志杰所說,礦產資源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在世界經濟艱難復蘇的關鍵期和全球礦業格局的深度調整期里,東北亞各國進一步加強國際間、地區間的礦業領域合作,加快推動礦業復蘇增長和轉型發展,通過礦產資源開放合作促進區域經濟開放合作、共同發展,不失為互利共贏的明智選擇。
“合作將促進東北亞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礦業的共同繁榮,為參會國家和地區創造更多的利益契合點和合作增長點。”專家們對此充滿信心。
搶抓新機遇 推動深合作
隨著東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深入發展,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蓬勃興起,為東北亞地區礦業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期。
合作需要平臺,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已成功打造了這個平臺,并將實現信息發布、資源拍賣、多邊互動、政策解答等成果共享。
副省長于莎燕代表省政府會見參會的俄羅斯政府官員及企業代表時,表達了進一步合作的愿望:“我們誠摯地歡迎俄羅斯企業發揮資源、技術優勢,積極與我省礦業企業進行合作投資,發展新型礦業產業。我們也支持和鼓勵國內省內更多的企業到俄羅斯尋求合作機會,開展負責任和可持續的對外合作,共享東北亞礦業發展機遇。”
布里亞特共和國區域發展基金會主席堵馬諾夫·阿納托利在與省國土資源廳交流后回到國內,立即發來邀請函,希望在布里亞特地區就實現投資項目展開合作。
多年來,我省一直鼓勵企業走出去,在境外建立礦業園區,開發礦產資源取得了可喜成果。2006年,我省龍興集團與俄聯邦圖瓦共和國鉛鋅礦項目,已被列為中俄兩國國家級簽約項目。資源儲量大,品位高,易選采,現在正在建廠。目前龍興集團與紫金礦業集團共同合作,體現出抱團出國良好的合作模式;2008年,龍興集團與后貝加爾邊疆區合作金多金屬礦,該項目正在勘查階段;2009年,省地礦局地質科研所與俄羅斯阿穆爾州合作開發巖金礦,該項目正在勘查階段。
借著東北亞礦業合作會議的東風,省國土廳正在研究有潛力的煤及煤化工、銅、鐵、金、鉬、高嶺土、石墨、礦泉水八大類資源產業,形成詳細的報告,并召集有實力的20多家企業座談,解決實際問題,幫助礦業企業順利開展工作并盡快取得良好效益。不斷促進中俄蒙礦業界廣泛開展深部找礦、綜合利用、新能源等領域的技術合作,不斷提升礦業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盡快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使礦業經濟成為東北亞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繁榮發展最具活力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