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在廣州啟動電動車驗證實驗。王婷攝
盡管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還在“難產”之中,但這絲毫不影響跨國車企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熱情,就在國內多方人士還在為技術路線而爭得臉紅脖子粗時,跨國車企卻悄然開始“加速”在中國汽車市場的戰略布局。
搶占先機為哪般
11月8日,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在廣州啟動了電動車驗證實驗。這是繼美國、日本后,本田首次在中國開展電動車驗證實驗。
“驗證實驗分兩步走,第一步通過實際行駛和展示,驗證電動車及充電基礎設施。第二步通過作為公務車使用,驗證中國市場電動車的使用狀況。”本田技研執行董事、電動車驗證實驗項目負責人橫田千年介紹說,這一驗證實驗計劃,將驗證“最適合中國市場的電動車”以及為普及電動車所需的“最佳充電基礎設施”。
廣汽本田執行副總經理姚一鳴告訴記者,隨著本田電動車驗證實驗啟動,廣汽本田有望在2012年投產電動車。
同一天,沃爾沃汽車公司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集團在嘉定簽署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開發運營新能源汽車。沃爾沃提供C30電動車,參與示范區試乘試駕、電動汽車運營服務、電動汽車商業模式創新、電動汽車示范評估等項目。啟動儀式現場交付了兩輛沃爾沃C30[綜述 圖片 論壇]純電動汽車,首批35輛電動汽車將陸續提供。
沃爾沃汽車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區董事長沈暉表示,通過這一示范項目,可以充分了解在中國路況和中國消費者特有駕駛習慣影響下沃爾沃C30電動車的性能表現,將新能源動力有效轉化為符合中國消費者駕乘體驗下的量產應用。
而在此之前,上海通用在珠海舉行了大型試駕活動。從別克君越[綜述 圖片 論壇]eAssist到凱迪拉克凱雷德[綜述 圖片 論壇]Hybrid,從新賽歐[綜述 圖片 論壇]電動車到雪佛蘭Volt沃藍達,以及未來清潔氫能源車型雪佛蘭Equinox氫燃料電池車……全面展示其節能環保及新能源車型。
業界認為,上海通用此次全系新能源綠色節能產品展示,旨在為其“綠動未來”戰略下的重量級新車雪佛蘭Volt沃藍達增程型電動車即將上市做鋪墊。據悉,雪佛蘭Volt沃藍達增程型電動車將在本月舉行的廣州車展上發布價格并正式上市。
更有深意的是,本月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在成都歡樂谷啟動“大眾e起來駕馭藍創想”電動車示范車隊全國路演活動之際,還“秘密”舉辦了一場關于電動車發展戰略研討會。雖然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副總裁楊美虹并沒有透露其中的細節,但大眾汽車早在去年針對中國市場就發布了電動車戰略,而其于今年4月在北京上路的全球首支電動車示范車隊更是向人們展現了大眾汽車在新能源汽車勇當領先者的信心與風范。
兩大因素助推
眼下,全球新能源汽車尚處于起步階段。據了解,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目前上市銷售的只有比亞迪F3DM[綜述 圖片 論壇]雙模轎車,電動模式下可行駛100公里,油電混合模式可行駛400公里。增程式電動汽車上市的只有通用汽車公司的Volt沃藍達,在美國已賣出上萬輛。日產研制的聆風[綜述 圖片 論壇]電動汽車雖然已在全球銷出數萬輛,不過聆風的續航里程只有150公里左右。
為何跨國車企如此急于試水中國市場?有關專家認為,一是中國政府重視發展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重視發展電動汽車的決心,正在堅定更多跨國車企的信心。二是中國新能源電動汽車市場未來商機巨大,對跨國車企有足夠的吸引力。
“當前我國已將新能源汽車產業列為我國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加以扶持,其重視程度可見一斑。”清華大學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歐陽明高說,隨著中國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節能減排壓力越來越大,能源形勢越來越嚴峻,我國政府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既是汽車產業應對外來壓力的需要,也有汽車產業本身戰略上的考慮。
“既然在內燃機技術上無法與國外一爭高下,那么在發展混合動力汽車上,我國也可能做不出有建設性的成果,不如轉到純電動車的技術開發上來。”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表示,“在這一領域,各國的技術幾乎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從現在起我國能夠把主要力量投入到電動汽車方面,就可以與其他國家共同前進。即使我們的基礎會稍遜一籌,但追趕還是來得及”。
事實上,近年來國家在公交領域、公用領域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并給予大量財政補貼,一塊新的車市“蛋糕”也正在孕育之中。目前,全國有25個城市成為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為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家庭,從去年6月1日起,國家還在上海、深圳、杭州、合肥、長春5個城市和后加入的北京,開展私人購買電動汽車補貼試點。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消費者,每輛車最多可以補貼5萬元,購買純電動汽車的最多可以補貼6萬元。工信部裝備司副司長王富昌表示,近年來,我國已累計投入20億元,支持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發,以至于大眾汽車(中國)前總裁范安德博士感慨道:“中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并實行了很多鼓勵政策,這將使其成為新能源汽車最重要的新興市場。”
二是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商機巨大,任何一個跨國車企都沒有理由忽視。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黃永和告訴記者,跨國公司新能源汽車紛紛試水中國市場,表面上看是為了解中國路況和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實際需求,從而不斷對產品進行改進,實際上是為了搶占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
來自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至10月,我國汽車產銷1503.41萬輛和1516.06萬輛,同比增長2.66%和3.15%。雖然增速大幅放緩,但全年仍將達到1800萬輛以上,我國也將因此連續第三年蟬聯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寶座。歐陽明高表示,隨著油價不斷上漲,新能源汽車產品日益豐富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能源汽車必將在未來大批量進入中國家庭,未來中國也將會由此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最大市場。
更值得關注的是,近日財政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辦公廳在《關于進一步做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積極研究針對新能源汽車落實免除車牌拍賣、搖號、限行等限制措施,并出臺停車費、電價、道路通行費等扶持政策,廣泛調動政府、企事業單位和個人購買、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的積極性。”有分析認為,這些非常有針對性的鼓勵措施如果在相關試點城市得到落實,將極大地助力新能源汽車普及,真正推高各方對新能源汽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