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深入實施節能減排科技創新示范工程。
以示范工程為抓手,促進節能減排協同控制技術的研發與示范,發揮輻射引領作用,形成可復制的科技成果推廣模式。圍繞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重大需求,創新實施機制,實施一批節能減排技術示范項目。建立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區域,提高節能減排關鍵產品或核心技術研發、制造、系統集成和產業化能力,扶持一批研發能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
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示范工程
重點推進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等領域的規模化推廣示范,結合青奧會等大型運動會和大型活動,實施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繼續推進“十城千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工程,推動新能源汽車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示范工程
針對電力、煤炭、鋼鐵、有色、建材等重點行業,積極開展節能減排系統技術集成和示范應用,建設“兩型”企業關鍵技術示范工程,大力實施智能電網綜合集成示范項目、低溫低電壓鋁電解技術集成應用示范項目、新一代可循環鋼鐵流程工藝集成應用示范項目、綠色建筑技術集成應用示范項目、太陽能光熱技術與傳統技術的結合推廣項目。
重大節能減排技術產業化示范工程
鼓勵半導體照明、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分布式冷熱電聯供等具有明確產業化前景的重大節能減排技術,通過進一步深化實施“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金太陽”示范工程等產業化示范工程,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區域節能減排綜合示范工程
針對資源能源特點突出、節能減排潛力空間較大的地區,實施一批節能減排見效快、示范帶動效應強、技術和產業集成度高的綜合示范項目,加快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污染防治、工業廢水綜合利用、高效電機及電機系統節能改造、燃煤工業鍋爐高效脫硫脫硝除塵、水泥行業脫硝、燃煤電廠脫硫脫硝除汞等節能減排系統技術集成示范。選擇典型城市或工業園區,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集成應用,并將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工作與本地區相關產業政策密切結合,推動生態農業園區、國家低碳工業園區、循環型工業園區、節能環保新興產業園區的發展,努力實現示范區域單位GDP(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污染物排放和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下降,形成若干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節能減排科技示范區。
(四)完善節能減排科技創新平臺和服務體系。
加強節能減排條件平臺建設,充分發揮相關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創新平臺作用,提升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創新能力,完善節能減排相關科技政策、措施和推進機制,制定和完善節能減排技術標準體系,推動建立節能減排先進技術和產品的檢測認證服務機制,促進形成技術服務政策環境、投資環境和產業環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節能減排技術服務基地。
(五)積極開展全民節能減排科技行動。
組織研究開發全民節能減排科技行動系列宣傳品,開發基于互聯網的全民節能減排科技教育工具。建立完善全民節能減排適用技術成果庫及信息網,開辟節能減排科技成果信息化服務的新途徑。依托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星火密集區等科技示范平臺,開展多種形式的全民節能減排綜合科技示范活動,集成、推廣先進適用的節能減排技術、產品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