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周長益
“認真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抓好‘十二五’工業節能,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環保裝備專項規劃的發布實施工作。”
2011年主要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工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十二五”規劃綱要關于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總體要求,把促進綠色低碳發展作為轉變工業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把節能減排作為主要目標,著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工業體系,以重點行業、重點園區、重點企業、重點產品為抓手,強化技術和標準支撐,完善政策機制,搞好試點示范,提高管理水平,推動工業節能減排邁上新臺階,為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是切實抓好“十二五”專項規劃研究編制。按照部里的統一部署要求,積極協助完成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的編制起草工作。完成了工業節能、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清潔生產推行和環保裝備“十二五”專項規劃的研究起草和編制。
二是加快推進工業節能。組織召開全國工業系統節能減排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組織制定《工業節能管理暫行辦法》、《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暫行辦法》、《節能自愿協議暫行管理辦法》等一批法規規章。組織編制鋼鐵、石化、有色、建材等11個重點行業節能減排先進適用技術目錄、應用案例和技術指南、節能機電設備(產品)推薦目錄等,編制完成先進煤氣化、密閉電石爐等節能技術實施方案,組織召開螺桿膨脹機低溫余熱發電技術現場交流會,加強先進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推廣。繼續加強單位產品能耗和主要用能產品能效標準制修訂。組織各地區、有關行業協會對重點用能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和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布第二批節能服務公司推薦名單,推進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節能自愿協議,積極推進合同能源管理、節能自愿協議新機制。組織開展甲醇燃料汽車技術可行性研究,積極推進甲醇汽車試點。組織編制《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制定《低碳工業園區試點示范工作方案》,積極推進工業領域應對氣候變化。
三是積極推動節水節材。研究起草工業節水管理辦法、缺水地區重點用水項目用水效率評估審查辦法,加強工業節水法規規章建設。開展重點用水行業節水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工業節水統計制度研究,提出完善統計的相關建議。組織制定節水型企業建設實施方案,篩選制定“十二五”國家鼓勵的重點節水技術、工藝和裝備目錄,加強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落實《機電產品包裝節材代木工作方案》,選擇20家節材代木包裝生產企業、使用企業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牽頭推進機電產品包裝節材代木試點。
四是大力推行清潔生產。組織編制《工業清潔生產推行規劃(2011-2015)》。繼續實施清潔生產技術示范工程,支持實施57個清潔生產示范項目。印發銅冶煉、鉛鋅冶煉、造紙、皮革、制糖、黃磷、鉻鹽、鈦白粉、碳酸鋇、涂料、黃磷等行業清潔生產技術推行方案,加快重點行業先進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和推廣。研究起草《關于開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工作的指導意見》,推動工業產品生態設計。加強環保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應用,會同科技部聯合發布《國家鼓勵發展的重大環保技術裝備目錄(2011年版)》,提出了一批重大、關鍵環保技術裝備。修訂《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制定和發布國家統一推行的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自愿性認證規則和認證產品目錄,推進電子信息產品污染控制。
五是加強資源綜合利用。發布《工業副產石膏綜合利用指導意見》、《金屬尾礦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選擇確定了第一批12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地區,開展基地建設院士行活動。組織編制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以及鋼鐵、有色行業綜合利用技術指南。研究制定汽車輪胎翻新利用、廢輪胎綜合利用、廢舊電器電子產品綜合利用、廢舊鉛酸蓄電池綜合利用等行業準入條件。
六是加快發展工業循環經濟。落實《再生有色金屬利用產業發展推進計劃》,研究起草再生有色金屬行業準入條件。加強鉛酸蓄電池行業污染控制,研究起草推進鉛酸蓄電池行業污染控制的意見。積極推進8個行業35家單位再制造試點工作,組織開展再制造產品認定,發布了《再制造產品目錄》,研究起草內燃機行業再制造推進方案,推動機床再制造經驗技術交流,加強再制造稅收鼓勵政策協調。研究起草推進工業循環經濟發展若干意見。組織申報和篩選工業循環經濟重大技術示范工程,樹立一批循環經濟典型模式。
七是深入推進“兩型”工業建設。加強“兩型”工業發展思路研究,起草推進“兩型”工業發展的意見。會同財政部和科技部對9個行業121家“兩型”企業試點方案進行評審,積極開展“兩型”企業鼓勵政策和“兩型”企業認定標準研究,加強了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組織研究起草了有色金屬、石化行業和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指導意見。積極推進全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信息監測平臺建設,建立工業節能與綜合利用數據匯總、信息交換和經驗交流平臺,加強地區、行業節能減排動態監測分析。
2012年工作重點和措施
一是認真抓好規劃貫徹實施。
切實發揮規劃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指導作用,認真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抓好“十二五”工業節能、大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環保裝備專項規劃的發布實施工作。加強規劃宣貫,密切跟蹤規劃實施和落實情況,及時掌握、妥善解決規劃實施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
二是切實加強節能降耗技術改造。以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工業節能、清潔生產和綜合利用規劃確定的9大重點節能工程,10項綜合利用工程,8項清潔生產工程和鋼鐵、石化、造紙等10個高用水行業為重點,加大節能降耗技術改造力度。
三是大力推動節能減排技術開發、示范和推廣應用。以新型密閉電石爐、高效鍋爐窯爐、高壓變頻調速、余熱余壓利用、先進內燃機等關鍵節能技術、裝備為重點,推進產業化示范;大力推廣熱電聯產、能源梯級利用等先進適用技術。
四是組織實施工業能效提升計劃。制定企業能源審計方案,開展能源審計;發布一批高耗能行業先進標桿值及超前性能效標桿,樹立標桿企業。繼續推進能耗限額標準制定和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研究建立基于能耗限額標準的差別電價政策。繼續利用中央財政專項資金支持,加強量大面廣在用落后用能設備更新淘汰和升級改造,深入推進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開展在線仿真技術節能試點,推進區域性重點用能企業能耗實時在線監測和預警。
五是積極推進清潔生產和重金屬污染防治。制定和發布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推行方案,制定重大清潔生產技術推廣應用計劃,利用中央財政資金支持,開展清潔生產關鍵工藝技術示范和應用推廣。加強企業清潔生產水平評價,公布清潔生產先進企業名單,創建一批示范企業。加強鉻鹽、鉛酸蓄電池、電光源等涉重金屬行業清潔生產專項技術改造,加大重金屬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探索推進產品生態設計,加強電子信息產品、汽車產品污染控制,限制使用有毒有害物質,推進報廢產品回收利用。
六是積極推動試點示范,加快發展資源綜合利用和工業循環經濟。抓好第一批12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試點,8個領域35家機電產品再制造企業試點和8個行業121家“兩型”企業創建試點。組織推進循環經濟重大技術示范工程,稀貴金屬、有色金屬再生利用示范工程,內燃機、電機再制造示范工程,水泥協同處理廢物示范工程,以及低碳技術示范工程等。
七是著力抓好工業節約用水。積極推動落實工業節水約束性指標任務。建立完善高耗水行業現有企業用水先進指標、用水限額指標和取水定額指標,加強重點用水企業監管。研究建立缺水地區重點用水項目用水效率評估審查等節約用水約束機制。加強重點節水技術、工藝和裝備推廣應用,組織開展節水型企業評價,樹立一批節水先進企業。開展工業廢水處理回用成套裝置攻關和產業化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