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江商報消息 通過減排保護大氣層正在成為家電企業勇擔社會責任的縮影,在這一領域,作為行業領軍企業的格力再次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12月12日,中國工商制冷空調行業第一批HCFC(氫氯氟烴)淘汰合同簽約儀式在北京舉行,包括格力電器在內的四家企業簽訂協議,并獲批援助資金。這四家企業通過生產線改造等方式將減排HCFC共約3000噸,其中僅格力一家就承擔了2607噸減排任務。
淘汰最后一組
消耗臭氧層物質
據環境保護部對外合作中心陳亮主任介紹,中國自簽訂《蒙特利爾議定書》至今削減了十多萬噸的臭氧層物質,減少了十多億噸的溫室氣體排放,并淘汰了四種主要消耗臭氧層物質。目前,保護臭氧層履約工作已進入新階段,即全面淘汰HCFC。
據相關專家介紹,HCFC是破壞大氣層的殺手之一,而含HCFC物質是目前仍在普遍使用的最后一組消耗臭氧層物質,盡管其對臭氧層的破壞能力相對較低,但使用數量卻是其他消耗臭氧層物質的幾倍。
據了解,中國家用空調、工商制冷空調行業計劃在第一階段將房間空調器、工商制冷等行業的HCFC使用量于2013年凍結在基準消耗量,2015年比基準消耗量減排10%,合計減排8450噸。
首批企業簽約,意味著中國工商制冷行業成為首個正式開啟HCFC淘汰履約進程的行業。
格力獲1466萬美元
援助基金
據悉,中國工商制冷空調行業國際多邊基金贈款共有 6100萬美元,其中5300萬美元用于企業生產線改造,800萬美元用于高校新冷媒物性研究。
第一批HCFC淘汰合同共計1800萬美元,其中珠海格力電器獲批援助基金1466萬美元,承諾減少排放破壞臭氧層物質2607噸,款項主要用于生產線改造及產品補貼,生產非HCFC的制冷空調設備。除珠海格力電器之外,還有3家企業獲批援助基金。
“為了人類的需要,為了我們生存的需要,格力應該走在前面,為我們空調制冷行業做出表率。”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充足的技術儲備以及企業對環保的戰略重視是此次能夠首批簽約并承諾減排量的重要原因。
據了解,早在簽約之前,格力已大力推動環境友好替代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其1赫茲變頻技術的研發成功,為空調節能技術掀開新的篇章;2010年9月自主研發的R290空調成為世界上首臺真正無氟的空調;今年8月成功研發的R32環保冷媒空調獲全球首張VDE認證證書,在制冷綠色環保技術領域又完成一個大的突破。
本報記者 熊園 通訊員 覃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