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上海部分區縣能見度跌至2公里左右,松江還出現了能見度只有860米的霧,給市民上班、出行帶來諸多不便。
■ 風雨雷電昨晨齊襲
■ 潮濕天氣有利于污染物形成
■ PM2.5濃度昨一度超標
昨天20時全市平均“最近24小時濃度均值”達到每立方米88微克,超過國家標準。而在昨天15時,全市PM2.5小時平均“最近小時濃度”達296.2微克/立方米,其中靜安寺監測站達312.5微克/立方米。

昨天,上海外灘,霧霾天氣中的東方明珠若隱若現。
組圖:上海空氣輕度污染 “魔都”變“霧都”
電閃雷鳴,雨霧蒙蒙,昨天申城的天告別艷陽,陰雨連綿。昨天上午,上海部分區縣能見度跌至2公里左右,松江還出現了能見度只有860米的霧,給市民上班、出行帶來諸多不便。
從昨天上午開始,上海市空氣污染指數也是一路飆升。昨晚8時全市平均“最近24小時濃度均值”達到每立方米88微克,超過每立方米75微克的國家標準。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專家表示,此輪污染的主要因素是天氣條件。專家同時表示,從本周起,上海的空氣質量漸漸步入深秋到初春的高污染期。
冷空氣帶來污染物
昨天15時,全市PM2.5小時濃度達296.2微克/立方米,為今秋以來最高值,其中靜安寺監測站達312.5微克/立方米。上海環境的官方微博連發兩條“臨近空氣污染預報”稱,受區域霧霾影響昨天早上開始,本市空氣污染水平明顯上升,并建議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減少體力消耗和戶外活動。
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有關專家表示,造成此輪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天氣條件,由于冷風過境,西北風的來襲導致區域污染物輸送,污染物擴散條件不利;而潮濕天氣有利于PM2.5中硫酸鹽、硝酸鹽等物質的形成。不過,昨天傍晚前后,隨著冷空氣的進一步南壓,風力逐漸增大,大氣擴散條件好轉,空氣污染濃度水平得以迅速下降,16時PM2.5最近小時濃度已降至64.9微克/立方米。
根據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預計,今天上海的空氣質量將為良,但是可吸入顆粒物的指數為良到輕度污染。據預測,本周二至周日空氣質量將為良,但是空氣污染指數均較前一周有所上升,會達到臨界污染,在10月29日可能為良到輕度污染。
根據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公布的空氣質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昨天,今年上海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達282天。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的專家表示,10月后,上海逐漸進入深秋至冬季的季節轉換期,隨著北方冷空氣的頻繁南下,上海本周起將進入空氣質量高污染期。
根據上海市環保部門分析,深秋、冬季和初春時節是上海全年污染最集中的季節,根據歷史資料統計,2001-2009年11月至12月,上海空氣污染指數超標天數平均為15天左右,占全年總超標天數的30%左右。
從歷年氣象背景條件看,進入11月后,尤其是“立冬”節氣過后,冷空氣由內陸不斷地輸送至上海,帶來降溫的同時,也把受污染的空氣帶至上海。比如,去年11月,上海空氣質量曾出現幾天持續污染,根據當時的衛星數據顯示,華北、華東等地區出現大范圍霧霾,能見度普遍低于5公里,區域空氣污染特征十分明顯。
10月下旬打雷并不異常
前夜昨晨,一股冷空氣悄悄潛入申城,正巧撞上“雄踞于此”的暖氣團,冷暖空氣打響“拉鋸戰”,導致了入秋以來首次對流天氣。為此,昨晨6時40分,上海中心氣象臺拉響入秋以來首個雷電黃色預警。電閃雷鳴中,早晨全市普降小到中雨,徐家匯累積雨量為8.7毫米,西部、西北部及中心城區降雨略明顯于東部和東南部地區,降雨有效緩解了持續近一個月的秋燥天氣。
“怎么10月下旬還會打雷,是不是天氣有些怪異?”不少市民對于昨晨隆隆的雷聲有些疑惑,對此,市氣象局首席服務官張瑞怡告訴記者,10月下旬出現電閃雷鳴天氣并不屬于異常現象。10月下旬出現雷雨天氣并不常見,不是每年都會發生,但對申城來說,多年平均的終雷日在10月的中下旬,也就是說在10月中下旬也會有雷雨天氣發生。歷史上還曾經出現過11月甚至12月底出現雷電天氣的情況。就近年情況而言,2005年11月上中旬和2009年11月中旬都出現過雷雨天氣。
昨天上午降雨之后,申城天空一片昏黃,遠處的建筑只能望見輪廓,全市能見度較差,全市均出現了輕霧天氣,部分區縣能見度低至2公里左右,松江還一度出現了能見度在860米左右的霧。
對此,張瑞怡表示,昨天的低能見度天氣主要是空氣中降雨形成的豐富水汽和顆粒物的共同作用。“今天上午,冷空氣前鋒經過本市,本市處于鋒區附近,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結構為上部暖下部冷,比較穩定,大氣擴散條件差,使得降雨過后空中的水汽和本地逐步積聚的顆粒物很難散去,這才導致了今天的低能見度天氣。”張瑞怡說。
周末氣溫將回升
受陰雨“打擊”,昨天申城氣溫萎靡不振,最高氣溫僅20.3℃,較前天“跳水”近6℃,戶外涼意颼颼,宛如一夜之間由夏入秋。氣象臺預計,今明兩天白天最高氣溫將有所回升,分別為22℃、24℃。
周四至周六,申城云系較多,以多云或陰天為主,一些地方可能出現短時小雨,周五、周六最高氣溫分別可攀升至25℃和26℃,重回“夏日”。不過周日隨著一股較強冷空氣來襲,天氣轉好,氣溫則將陡然回落,不過周日最高氣溫仍在20℃以上。
今晨8時14分申城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霜降”。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與冬季之間的過渡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專家提醒說,霜降時節天氣更加寒冷,市民在生活起居上要特別注意保暖健脾養胃護足。
健康提示
空氣污染來臨,如何防護?
輕度污染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減少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煉;
中度污染
兒童、老年人及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患者應避免長時間、高強度的戶外鍛煉,一般人群適量減少戶外運動;
重度污染
兒童、老年人和心臟病、肺病患者應停留在室內,停止戶外運動,一般人群減少戶外運動;
嚴重污染
兒童、老年人和病人應當留在室內,避免體力消耗,一般人應避免戶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