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報》來看,2017年浙江省生態系統格局總體穩定。其中,治水治氣工作在過去一年中強勢推進,成效顯著。
浙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在水環境治理方面,2017年浙江省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圍繞落實“水十條”目標任務,以中央環保督政為契機,全面實施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印發實施《浙江省治污水暨水污染防治行動2017年實施方案》《錢塘江水環境治理2017年工作計劃》等文件,完成地方重點特色行業企業整治636家,完成率為127.2%。
在飲用水源保護方面,2017年,浙江完成了該年度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評估,大力推進千島湖、東錢湖、長潭水庫等水質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據《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浙江省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92個,個數達標率為93.4%,同比上升2.3個百分點。杭州、寧波、溫州、湖州等10市的縣級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優良,個數達標率為100%。
“以上幾個數據的提升,都是反映一個地方水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指標。”盧春中表示,除了水環境外,大氣問題不僅是社會關心的熱點,也是浙江環境治理的重點工作。
對此,浙江省通過推進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加強機動車船污染防治、深化工業廢氣治理、強化城市煙塵廢氣整治、加強農村廢氣污染控制等舉措,空氣質量得到明顯改善,“大氣十條”任務全面收官。
《公報》數據顯示,2017年浙江環境空氣中PM2.5濃度持續下降,城市空氣質量總體好于去年。11個設區城市日空氣質量(AQI)優良天數比例平均為82.7%;PM2.5年均濃度為3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舟山、臺州和麗水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雖然2017年浙江環保取得了長足發展,但環境保護仍任重道遠。對此,盧春中表示,接下來浙江在治氣方面將推進“清新空氣示范區”的創建,實施掛圖統籌;在治水方面,2018年浙江將由治標向治本轉變,建立“0直排區”,做到晴天不排水,雨天不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