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經濟帶包括上海、江蘇等沿長江11個省份,支撐著全國40%的經濟總量,然而同時,這一帶的廢水排放總量也占據了全國的40%以上,是我國水環境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為此,環保部去年5月啟動環境保護執法專項行動,推動解決長江經濟帶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存在的環境問題,目前已初見成效。

截至目前,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319個地級以上城市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已全部完成劃定工作。環保部通過掛牌督辦、現場督查等方式,督促地方政府依法落實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推動了歷史遺留問題的清理整治工作,湖北黃石、湖南益陽、安徽蕪湖等地,部分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內的油庫碼頭等“老大難”問題已得到清理解決。
截至今年9月份,在11省市排查發現的490個環境違法問題,已經完成清理整治438個,仍然還有52個未得到有效解決,未解決問題中,涉及到的主要為違規建筑、排污口、農業面源和非法碼頭等問題,由于它們所涉及的工業企業隸屬不同層級、不同部門,產權關系復雜,有的碼頭還建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定之前,涉及到當地居民的出行及社會多方利益,清理整治的工作量和工作難度仍然很大。
根據安排,環保部將在今年年底前再次派出督查組,對各地飲用水水源地的清理整治情況進行督查,確保環境違法問題依法處理到位,嚴防各類環境違法問題出現反彈。